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谭明猛 通讯员 刘芬)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2025年度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清单,由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航院)为依托单位建设的湖北省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入选。

湖北省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武航院组织建设,武航院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服务国家大飞机战略和全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一平台、一园区’,打造国内一流、专业权威、特色鲜明、开放合作的航空新材料科技产品集成转化平台,打通航空新材料科技成果到大飞机制造应用‘最后一公里’。”
自2024年7月揭牌运行以来,武航院接连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成立包括11位两院院士和行业顶级专家构成的专家委员会,联合相关高校、企业共建5家企业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层次科研团队及项目相继入驻。

武汉市露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星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诞生于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也在武航院萌芽成长。
“长期以来,主流的态密度测试技术依赖极低温、高真空等极端实验条件,导致仪器设备造价高昂,检测效率低下。”露桐科学仪器负责人说,公司研发的态密度检测仪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态密度的精准检测,成本大幅降低,可用于晶体管、忆阻器等集成电路器件、多晶材料测试,设备已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一条以武航院为中心的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链正加速集聚。沃尔核材、新锐合金、隆达铝业等重点企业纷纷增资扩产,武汉朗志、航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瑞聚祥新能源材料和湘伟精密模具等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先后落地。
总投资15亿元的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园全力推进建设。该项目将率先承接武航院重点项目中试验证与产业化培育,航空级热塑性复合材料中试基地将第一批入驻。该项目负责人陈宏达教授表示,航空级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可循环、可焊接、可修补等优势,比金属减重一半,有望助力C929宽体客机在材料技术上实现“换道超车”。

武航院建设取得的成果,正是蔡甸区深化创新驱动大比拼、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生动写照。目前,该区正抢抓航空新材料产业风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要素保障,做强配套支撑、金融支撑、人才支撑,不断增强创新生态吸引力。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做大新材料产业链群的规模能级,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新样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