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田茂清)在湖北利川的大街小巷,自媒体人陶鹏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多管局局长”。八年来,他骑着三轮摩托车穿梭于城乡之间,聚焦群众“柴米油盐”“急难愁盼”,写下3000余篇原创文章,帮助群众办结500余件民生实事。他用一支笔、一颗心,搭建起连接民意与治理的温暖桥梁。
2017年,当多数自媒体追逐流量时,陶鹏却选择了一条“反流量”之路。他的镜头、笔触对准民生痛点:公园花枝被攀折,他蹲守记录;老旧小区水管爆裂,他到相关部门协调;企业遭遇政策梗阻,他协助对接职能单位。
东门金砂石三巷曾是出了名的“泥巴路”,居民抱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陶鹏连续一周早出晚归调查情况,写出报道还原问题本质,同时提出“分段施工、错峰通行”的建议。报道发布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泥泞小巷很快铺上水泥。居民拉着他的手感慨:“陶局长,你这字里行间,全是咱们老百姓的盼头!”
“自媒体不是‘话筒’,是‘桥梁’。”陶鹏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他深知,“发声”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面对不公平现象,他从不怕“得罪人”;遇到群众与部门的“沟通壁垒”,他更善于换位思考。
2023年,某小区因停车费与物业产生纠纷剑拔弩张,他厘清矛盾根源,组织三方座谈,最终促成“分阶段调价、公开成本明细”的共识。同年,他从一条网友留言中察觉危机,及时联系公安部门,成功阻止了一起潜在案件。曾曝光某商家违规占用公共绿地,即便收到威胁电话,仍坚持追踪报道直至问题整改。
流量至上的时代,陶鹏的“不贪心”格外珍贵。作为拥有数万粉丝的自媒体人,他拒绝了所有“变现”捷径:拒收感谢红包,回绝低俗广告,拒绝“有偿发声”,坚守“我的笔,只能为百姓写”的初心。
“不能砸了‘利川之声’的牌子。”陶鹏说。
这份纯粹,让他收获了比流量更宝贵的民心。一位曾经被陶鹏帮助过的老人,特意乘坐公交到他工作室当面道谢;村民从山里背来自家种的土豆,硬要塞给他当“稿费”;百姓遇到难题,第一反应不是找熟人,而是找“陶局长”。
2024年,他当选“湖北省正能量网络大V”,成为当年恩施州唯一获此殊荣的自媒体人。随后他又当选利川市政协委员,从“民间发声者”变为“官方建言人”。他的提案里仍然写的是“加强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农村物流体系”等民生议题,调研时走的还是当年那条熟悉的街巷村落。
如今,“利川之声”已更名为“自媒利川之声”,三轮摩托换成了小汽车,但“传递大众声音”的初心从未改变。陶鹏用8年坚守证明,基层治理的温度,既藏在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里,也藏在民间力量的真诚担当间。这位民间“多管局局长”,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民生的每一角落,也温暖了凉城利川的每一寸土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