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谭明猛 通讯员 刘芬)近日,记者从蔡甸区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蔡甸区玉贤街道紧紧围绕“干部素质提升年”主线,深入落实基层党建“三大行动”,聚焦村级组织后备力量“选不准、育不强、用不好、留不住”等现实难题,创新工作思路,做实做细“选、育、用、管”各环节文章,已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精准施策“选好苗” 建强人才储备库
拓宽渠道广纳贤才。蔡甸区玉贤街道党工委创新开展“知音乡情”系列活动,建立玉贤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经商能手等六类重点群体。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乡贤座谈会、发展推介会3期,成功引回多名优秀青年到村试岗,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
多措并举本土挖潜。坚持内外并举,注重从本地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骨干、优秀青年党员中发现人才。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动态管理的村级后备人才库。截至目前,已吸纳储备各类优秀人才35名。
严格标准优化结构。建立健全村级初审、部门联审、党工委终审三级审查机制,对后备人选进行全面政治体检。通过严格筛选,目前后备队伍中35岁以下占比达62.9%,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57.1%,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系统施策“育好苗” 打造素质提升链
实施“玉琢计划”培训工程。 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集体经济等核心内容,精心举办后备力量专题培训班。印发《村级党务工作指导清单》,邀请党校教师、部门业务骨干、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现场授课,强化理论武装和业务基础。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中培训4期,累计覆盖后备力量及村党务工作者120余人次。
创新“对标争先”研学模式。紧扣蔡甸区委“外学先进、内强标杆”工作要求,组织村级后备力量赴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开展沉浸式实地研学。通过现场观摩特色产业、案例研讨治理路径、深入交流发展心得,系统学习“堰河经验”在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推动后备力量在横向对比中认清差距、在深度研学中启迪思路,切实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
深化“实战练兵”赋能行动。安排后备力量到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岗位试岗锻炼,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重点项目攻坚等工作。试岗期间,纪庄村试岗干部牵头推进闲置厂房租赁项目,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争光村试岗干部协助省级扶持资金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主体顺利完工。
健全机制“管好苗” 营造成长好环境
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设立规范的试岗职位,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让后备力量“有位更有为”。建立健全试岗人员定期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今年10月,纪庄村率先开展试岗人员述职评议大会,好评率达到100%。
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全程记录后备力量的学习培训、实践表现等情况。实行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人员及时调整,保持队伍整体活力。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培养使用直接挂钩,对表现优秀者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先评优。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
畅通渠道“用好苗” 树立用人好导向
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制定《玉贤街道村级后备力量选拔任用工作方案》,明确选拔标准、任用程序和考核要求。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畅通晋升发展渠道。对在试岗期间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力量,在村“两委”换届或出现职位空缺时优先推荐使用。截至目前,已有6名优秀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要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实施后备干部职业生涯规划,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对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目前已将3名优秀后备干部纳入街道“优秀青年人才库”,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蔡甸区玉贤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作,不断完善“选育用管”全链条机制,全面推行“双导师”制,做优“玉琢计划”培训品牌。同时,大力推进“墩苗计划”,通过设立理论学习班、组织跨村交流等形式,为后备干部搭台子、压担子,努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担当有为的乡村振兴生力军,为街道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人才根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