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智库评论丨孝信塑魂,创新赋能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8日22:1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近年来,孝南区以“诚信”为切口,推出了一系列健全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的创新改革措施,将信用建设融入营商环境优化的血脉中。

信用不再是虚无的道德标尺,而是能够兑换政策红利的“有形资产”,孝南区通过一套精准的信用评价体系,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通过一系列“信易+”应用场景,信用已成为孝南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中的核心要素。

孝南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出了五项“信易+”应用场景,让信用评价贯穿企业从诞生到退出的全过程。在“信易+承诺”中,63家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的情况下,可先行受理,变“门槛管理”为“信用审批”。

根据信用得分孝南区将行为主体分为四个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根据信用得分将行为主体分为A、B、C、D四个等级,初始信用分为12分。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信用风险较高的机构则针对性加强监管力度。在政府采购等领域,信用等级成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了信用在商业活动中的核心价值。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孝南区在全市率先构建了“科学预警、及时告知、快速修复”的信用修复智能预警服务机制。区信用办向企业法定代表人发送公益短信,提醒企业存在行政处罚记录,并指导其进行信用修复。对于一般失信行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后可申请信用修复。这种机制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宽恕”与“自新”的传统智慧,如同季布“一诺千金”,悔改自新后仍能重获信任。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良好的信用不是束缚企业的枷锁,而是助力企业腾飞的翅膀。诚信建设既需要弘扬传统美德,更需要创新制度设计。孝南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相结合,让诚信价值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劲草(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团队)

编辑:黄菲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