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昌区文化馆青年艺术夜校班课程屡屡“秒空”,这股热潮绝非简单的文化消费,而是荆楚大地把“民之所盼”铸就成“政之所向”的奋进篇章。从黄鹤楼畔的非遗课堂,到长江之滨的技能实训,武昌夜校以有温度的治理、接地气的服务,将关怀融入青年“8小时外”的生活,为新时代城市善治写下生动的湖北篇章,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楚地素有务实亲民的治理传统,武昌夜校正是这一传统的当代传承。面对青年“996后想充电却不愿多花钱”的难题,它打破商业培训高门槛,采取课程主体费用全免,仅收取少量耗材费用的模式,让汉绣、版画、职场PPT等课程变得触手可及;深知通勤疲惫是青年痛点,便精心布局13个教学点,打造15分钟学习圈,把课堂搬到社区门口。这份“想青年之所想”的共情,正是荆楚治理“暖”的底色。
更难能可贵的是,武昌夜校精准把握青年需求脉搏。它不搞“一刀切”的课程安排,而是既有非遗传承课守护文化根脉,又有职场技能课助力青年提升竞争力、缓解“本领恐慌”,还有瑜伽、冥想课舒缓压力,满足不同青年喜好;上课时间选在19点至21点,巧妙避开工作时段,让职场人无需“挤时间”就能学习。这种精准对接需求的智慧,正是楚地治理“实”的体现。
一座城市对待青年的态度,决定其未来高度。武昌夜校的走红表明,青年并非“难留住”,关键在于城市能否“俯下身”倾听需求、“沉下心”做好服务。当更多地方能像武昌这般,将治理的温度、服务的精度转化为青年扎根的底气、成长的助力,定能吸引更多青春力量汇聚,让城市与青年在“双向奔赴”中迸发持久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丹(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水果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