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朱张桥 张恒凯)“扫一扫,就能找到最近的驿站、吃饭的地方、充电桩、甚至心理咨询服务。”10月30日下午,武汉市新就业群体“江城云上驿站”小程序推广部署会在江汉区总工会江城驿站召开。来自市、区职能部门及相关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质效、以创新治理厚植城市温度。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服务触达“新群体”
当前,社会结构加速演变,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已成为城市运行的重要力量。服务好这一群体,既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城市温度、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贯彻关于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的思路,开发新就业群体“码上服务”小程序,丰富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效。“江城云上驿站”的推出,正是这一系列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

据悉,“江城云上驿站”小程序由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开发,集成市总工会、团市委等15个部门的92项服务功能。
从生活便利到职业发展,从权益保障到心理疏导,小程序实现了“一码畅行江城、一码优惠就餐、一码便捷充电、一码提升技能、一码相亲交友、一码保障权益、一码健康问诊、一码党员报到、一码倾听心声”线上集成、云端共享,让新就业群体在掌心之间即可享受城市关怀。
自试点运行4个月以来,已有1.2万名新就业群体注册使用,更有600余名党员骑手亮明身份参与基层治理,诉求办结率达100%。
首批试点先行,共绘“云上驿站”新图景

“‘江城云上驿站’不仅要好用,更要常用。”会上,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主要负责人介绍道,江汉区作为首批试点,以“区域整合、条块结合、立体传播”为主线,依托线下77个驿站资源,推动92项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立体服务矩阵”。
“以前进小区要登记、找厕所要问人,现在扫码就能查到信息,还能在线反馈问题。”骑手们的真实反馈,是数字服务“落地有感”的最好佐证。
江汉区还创新建立“日督促、周调度、月复盘”机制,实现“小哥有呼、我必有应”;此外,通过走访配送站点,面对面推广等方式,在江汉,这项暖心服务已真正“飞入寻常岗位”,成为新就业群体的“掌上家园”。
“‘江城云上驿站’小程序的核心是搭起与新就业群体的连心桥。”随后,武昌区、汉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主要负责人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云上驿站”的生动实践。
汉阳区依托“汉码服务·云上驿站”,通过多方联动、全域推广,实现注册量与使用率“双提升”,成为骑手、司机们的“随身服务管家”,日常问题能反映、实际困难能解决;武昌区则聚焦服务与治理双向赋能,在黄鹤楼、南湖街道率先试点,依托130多个友好阵地开展注册推广,形成“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的闭环机制。“现在我们能提前掌握小哥需求,进站人数比以前提升了40%。”武昌区委社工部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让服务跟着人走,让城市更有温度
“‘江城云上驿站’小程序是贯彻落实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重要指示的务实举措,是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数字化、精准化的重要实践。”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推广将坚持“试点引领、全域覆盖、功能迭代、长效运行”原则,力争在11月底实现全覆盖,12月底建成统一联动的服务平台。
“服务新就业群体,就是服务城市发展;推广‘江城云上驿站’,就是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要以务实举措、优良作风,把惠及45万名新就业群体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武汉支点建设、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