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余冰洁黄甜)10月31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6社区活动室内,钢花能人实战选拔第三期——“青老结对训练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2对来自各社区的青老搭档如约而至,带着精心准备的故事、实物与创意,以“老带青、青学老”的独特形式,为现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代际的初心对话,让“英雄城市・先锋有我”的精神在互动与共鸣中落地生根。

宣讲环节,12对组合围绕党史传承、党建创新、社区共治、文化守正、志愿服务、军人初心六大主题,用鲜活案例、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丰富形式,生动诠释了“经验传承+创新实践”的示范效应。
111社区的付胜业与龙雯懿跨越时空对话,讲述“身披麻袋闯千度炉膛”的钢铁岁月和“走遍网格上‘大思政课’”的当代实践;116社区的刘碧华与高子婧以舞蹈与古筝为媒,坚守红色文化的“根”与“魂”;121社区的李云洲与潘娜以办黑板报的经历生动诠释 “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用时代语言重新讲述老故事”;118社区的老军医许庆娥与青年退役军人舒勇将在部队锻炼出的坚强品格带到社区工作中,彰显“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青翠苑社区的宋士兰与刘益成,用不同工具传递相同的志愿服务初心;120社区的阮庆才与田丽娟,以小茶座为背景展开温馨对话;117社区的杨万珍与彭琳,用一支“小喇叭” 诉说社区治理的朴实初心;114 社区的纪讲道与钱思凯,让剪纸在科学解读中“玩转”青春;武汉木雕非遗传承人张静和她的弟子詹舒媛携手讲述木雕文化传承中的守正与创新;119社区的芦珍贵与叶紫,以问答形式解锁党建创新密码。

活动现场互动频频、暖意融融。有观众提出邻里噪音调解难题,北苑社区佘春莲与冯丽君结合“老经验 + 新方法”给出实用建议;110社区宣讲结束后,针对“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最大障碍及解决办法”“志愿精神与新就业形态结合路径”的探讨,引发全场共鸣;老党员的人生阅历与青年党员的创新思路碰撞出智慧火花,让每一个主题都展现出独特的代际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挖掘培育了一批可信可学的先锋榜样,更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老党员以实践经验传递初心,青年以创新活力赋能传承,形成“老带青传经验、青学老勇担当”的良好氛围。下一步,钢花村街道将把12对青老组合纳入“钢花能人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将宣讲案例纳入“钢花宣讲资源库”,推动榜样力量“向上衔接、向下扎根”,让这份跨越代际的温暖与担当,成为社区治理的持久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