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2025武汉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分析报告》,一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越国有企业,占据百强榜单50席;海外营收总额同比增长57.76%,40家企业实现海外业务布局。这一历史性突破,既是市场主体活力的生动体现,更是武汉市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重要成果。
政策精准发力,为民企注入动能。干部主动向前一步,企业就能少走弯路,干部服务精准一分,经济活力就多增一分。在服务优化方面,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提升办事效率,对于专精特新的民营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企业,在项目备案、资质办理等环节提前介入指导,力争把审批时限压缩。面对企业用工、用地难的问题,及时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定向招工和技能培训,协调盘活闲置厂房、工业用地资源,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干部能力提升,从管理者到服务者。重塑理念就要摒弃重管理轻服务思维,把企业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要提升专业能力,系统学习融资对接、合规指导等实务技能。建立服务台账,定期复盘服务成效,通过企业满意度评价反向倒逼能力提升,真正以过硬能力扛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让服务者角色扎根于心、落实于行。
体制机制创新,干部敢为善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破除干部干事顾虑、激活履职动能。将政策落地成效、企业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纳入干部考核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晋升任用直接挂钩。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干部在服务民企中,因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出现轻微失误,且未谋私利、未造成重大损失的,予以容错免责,消除顾虑。
干部“敢为”的深度决定民企“敢干”的力度。当政策红利通过干部的专业服务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当政府服务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市场活力必将充分迸发。期待武汉的赋能引擎持续轰鸣,为更多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耀文(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杨园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