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卷尺哥”催生城市善治良方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10:5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深圳“卷尺哥”走红网络,这位普通市民在工作之余随身携带卷尺,精准记录城市管理中井盖凸起、危墙松动等的细微瑕疵问题,视频发布后总能得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的响应,快速解决问题。这种闻过则喜、立行立改的态度,构建出了良性的政民互动循环,一把小小的卷尺,成为连接市民与政府的特殊纽带,量出了城市治理的新温度。

“卷尺哥”的可贵,在于他将责任化为日常实践。没有强制性义务,不为名利报酬,仅仅出于对所处城市的热爱与责任,他便将“挑刺”变成一种生活习惯。这种自发、自觉的市民意识,正是现代城市文明最宝贵的土壤。而深圳“卷尺哥”走红网络,其背后真正打动人的,不仅是市民的细心观察与热情参与,更是城市治理体系对民间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没有推诿扯皮,没有敷衍塞责。井盖凸起今日拍,明日修;危墙松动上午传,下午治。近乎“秒回”的响应速度,打破了公众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座现代城市的治理效能。在许多地方还在为“踢皮球”诟病时,深圳相关部门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市民的每一个细微发现都能得到重视,每一个善意提醒都能获得回应,这种正向激励让“卷尺哥”们更有动力继续监督。信任就在这一呼一应中积累,城市的凝聚力也在这良性循环中增强。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短视频平台,市民的监督变得直观可感,问题的呈现更加精准明确,政府的回应也更加透明高效。这种基于技术平台的互动模式,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让城市治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向管理走向多元共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城市的“传感器”,共同织就城市管理的天罗地网。这就需要城市治理理念随之变革更新,从“管理”到“治理”,从“闭门施策”到“开门纳谏”,全方位向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发。以开放的姿态把市民的“挑刺”视为宝贵的管理资源,将民间的“火眼金睛”接入城市管理的“智慧大脑”,让城市治理真正从政府独角戏转变为社会协奏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更需要灵敏的响应机制和开放的管理心态。问题不怕小,关键是及时解决;瑕疵不惧曝,重要的是快速改进。当每个微小的安全隐患都能被迅速消除,市民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便在其中悄然生长。这种以市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理模式,正是以市民需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思路。

从“卷尺哥”发现问题到部门解决问题,这条短短的反应链,连接起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它让我们看到,当民间的细心遇见政府的效率,当市民的责任感邂逅部门的担当,我们的城市必将更加精致、更有温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云飞(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水果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