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莫让广告“漏洞”成为安全黑洞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16: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年来,儿童教育类APP成了不少家庭育儿的好帮手,宝宝巴士凭借丰富互动内容和可爱卡通形象,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但近期,该平台被曝推送低俗广告,给纯净的学习平台蒙上阴影,也为我们敲响了关注儿童数字环境安全的警钟。这不仅是商业伦理问题,更是关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大事。

宝宝巴士等面向儿童的平台,是连接内容与用户的桥梁,理应承担起“守门人”责任。当下,很多低俗广告并非平台直接投放,而是经第三方广告联盟推送。平台审核把关不严是此次事件暴露的首要问题。作为专业教育平台,宝宝巴士本应建立更严格的内容过滤机制,可现实中,诸多低俗广告通过第三方渠道进入孩子视野,涉及暴力游戏、不当消费引导甚至隐晦成人内容,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平台要明白,在儿童领域,运营不只是商业行为,更承载社会责任。应建立多层审核体系,审查合作广告商资质,人工复核推送内容,引入监督机制让用户标记和举报不当广告,确保无不适内容突破防线。

儿童是祖国未来,心灵如白纸,外界输入会留下印记,需要纯净成长环境。但一些商家为盈利,利用儿童APP高黏性用户群体推送不良广告,破坏儿童成长环境,违背商业道德,还可能伤害儿童心理健康。根源在于儿童APP广告市场准入门槛低,商家为求点击率,不惜打擦边球。有关部门应出台专门广告投放标准,从内容、形式到投放时段细致规定,如限制广告频率、游戏广告推送,严禁诱导性点击,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

解决儿童APP低俗广告问题,需构建政府、平台、家庭、社会多方共治格局。完善儿童网络保护条例,明确低俗广告法律标准,提高违法成本;开发智能内容过滤系统,自动识别不良元素、处理不当暗示,建立自主控制功能;强化家庭教育参与,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使用的APP内容,与孩子交流探讨广告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广告认知观念。学校和社会单位可将广告识别知识融入教育课程或普法宣传活动中,帮助儿童提升对广告的辨别能力。

宝宝巴士APP低俗广告问题,表面是商业失范,实则是儿童权益保护在网络时代的新挑战。数字经济时代,守护儿童纯净成长环境需全社会重视和努力。平台自律、商家守底线、监管与时俱进、家长警惕,才能为孩子构筑免受不良信息侵扰的坚固防线,让他们在健康、阳光的数字环境中快乐成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耿玲(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水果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