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AI赋能项目式学习 武汉化学教研探索教学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6日17:0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斯钰 袁瑞婧 戴芸 董舒)10月29日下午,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与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承办的“智创未来·项目育人”AI赋能项目式学习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通讯员供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校长陈三军。  通讯员供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校长陈三军致欢迎辞时,以化学比喻点燃气氛,将初三化学教师比作“神话与科学边界的启蒙者”,期许活动如“二氧化锰”为教学注入活力,愿武汉化学教学绽放“焰色试验”般的多彩光彩。

现场气氛活跃。  通讯员供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李华艺老师。  通讯员供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李华艺老师执教《水的组成——探秘氢能汽车》展示课。课程以新能源汽车为线索,设计四大项目,学生通过海报、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李老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视角认识水的组成,最终用电解产生的氢能让小车现场行驶,实现化学与科技的有机融合。说课环节中,她介绍项目围绕“氢能汽车如何工作”展开,借助AI模拟生产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实践价值。

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化学教研员董舒。  通讯员供图

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化学教研员董舒点评指出,本节课以真实情境为起点,通过学科实践达成成果产出,既传授知识,又锻炼学生探究、协作能力,树立科学精神与绿色理念,凸显“以项目育人”核心。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孙玉婷老师。  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孙玉婷老师分享跨学科案例《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项目以“燃烧”知识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大概念,学生通过多方式完成汇报。AI作曲、学生填词的《新能源时代》歌曲展示,成为亮点,体现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

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李少坤。  通讯员供图

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李少坤作《AI赋能项目式学习》报告,他从国家政策切入,剖析AI与项目式学习融合的核心内涵,介绍设计框架与实施流程,结合案例分享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为教师提供清晰操作路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戴芸。  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戴芸总结时,高度评价授课教师的创新实践。她提炼三点启示AI已成为学生探究的有效工具;AI赋能并非技术嫁接,而是系统性变革;教师应成为技术“驾驭者”,坚守育人初心。戴芸表示,武汉教研平台将持续开放,支持教师探索实践,推动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