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别让“无理由”变“无诚信”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17:2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则关于商家将衣服吊牌做成A4纸大小以提醒“试穿请保留”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本是商家应对少数消费者不合理退货行为的无奈之举,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良好规则,在实践中所面临的被滥用困境。

作为一项深得人心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措施,“七天无理由退货”犹如一颗“定心丸”,降低了我们线上购物的试错成本,也让商家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质量,促进了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演出服演完就退、相机用毕即还,甚至使用过的化妆品也申请退货等极端案例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将便利的退货规则异化为薅取商家“羊毛”的工具,不仅直接损害了守法经营商家的切身利益,长远来看,更是在侵蚀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诚信基石。

我们细想便知,当“恶意退货”形成风气,商家为应对额外成本,不得不采取加挂醒目吊牌、加强验货、建立“黑名单”等措施。这些因防范少数人而产生的运营成本,最终难免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或导致服务收缩,由全体消费者共同买单。更严重的是,它可能推高正当消费者的退货门槛,挫伤消费信心,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破坏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享有的健康消费生态。

要破解这一困局,让“七天无理由退货”回归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本意,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首先,规则需细化,执行要到位。“无理由”不等于“无条件”。今年5月实施的《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国家推荐标准,已对退货商品完好标准等作出了更清晰的界定。关键在于将这些标准落到实处,电商平台应承担起主要责任,利用技术手段识别异常退货行为,扎紧制度篱笆,当好公平的“裁判员”。

其次,商家要自强,维权需勇敢。面对恶意退货,商家在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的同时,也应勇于依据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确属滥用规则的退货申请,要敢于说“不”;而对于消费者的合理退货需求,则需继续保持优质服务,用诚信经营赢得市场。

最后,消费者当自律,诚信价更高。作为消费环节的最终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每一位消费者的行为都至关重要。便利的边界是责任,规则的保护并非纵容。我们应当珍视自身的信用记录,恪守诚信原则和契约精神,不把维权规则当作牟取不当利益的工具。莫让一时的“小聪明”,损害了长远的“大环境”。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理性消费、诚信退货,共同守护好“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的初心,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健康、让人放心的消费环境,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颖(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珞珈山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