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2025年国际货运航班正式突破一万架次,当这一数字于近期公布时,许多人尚未完全意识到其分量。从2022年7月投运至今,不过三年多时间,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50条。这不是简单的数量累积,而是中国供应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质变。
花湖机场的崛起,折射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角色的深刻转变。过去,我们是“世界工厂”,产品通过沿海枢纽单向输出;如今,依托鄂州这样的专业货运枢纽,中国正成为全球供应链的调度中心。凌晨时分,来自欧美的车厘子、龙虾在此落地,快速分拨;几小时后,国产电子产品、高端服装由此飞往全球。这种“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流动,标志着中国已从供应链的“端点”升级为全球货物流通的“十字路口”。
值得思考的是,为何是鄂州?深处内陆,却成就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答案在于中国发展逻辑的转变,从依赖沿海天然优势,转向主动构建战略性枢纽。鄂州居中国之中,两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90%的区域范围,这一地理优势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下被彻底激活。供应链的构建不再完全受制于先天条件,更取决于后天的战略眼光与系统布局。
国际货运航班的万架次跨越,也是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的写照。不靠海、不沿边的鄂州,凭借专业货运枢纽实现了高水平开放的弯道超车。这一实践打破了地理边界对内陆开放的制约,为中部地区乃至更多内陆区域提供了开放新范式。
夜幕降临,花湖机场的跑道灯光依然闪烁,货机频繁起降。这万架次背后,是中国供应链在全球化变局中的韧性彰显,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缩影。当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重构之际,以花湖机场为代表的中国货运枢纽,正默默构筑着中国与世界联结的新通道,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破万只是起点。随着更多货运枢纽的成熟与完善,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还将继续深化,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再到供应链中枢,每一次转身都在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方式。而这,或许才是万架次航班背后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萍萍(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