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新兴领域党建要以“新”促“兴”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11:4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1月17日,武昌区创新推出政企联合培训模式,开办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精准回应新时代党建工作新课题。实践证明,唯有以“新”破题、以“兴”作答,才能将新兴领域党的政治与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传统组织模式已难以适应新业态扁平化、灵活化的特点,要在组织形态上出新招,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以水果湖街长城汇楼宇为例,通过打破企业所属行业、隶属关系的限制,由产权方、物业方或龙头企业牵头,推动党组织联建共建,凝聚了500多名党员,有效带动楼宇内70多家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如今,该楼宇税收连续5年破亿,入驻率稳定在85%以上,用实打实的成效证明,唯有创新组织形态,才能让党组织真正成为新兴领域发展的主心骨,为“兴业”筑牢根基。

凝聚新就业群体,关键在服务赋能,核心是情感共鸣。珞珈山街道科创大厦楼宇托管班的创新实践,给出了温暖答案。通过“楼宇出场地、团委出资源、街道强保障”的模式,成功打造暑期学堂,解决企业职工子女看护难题;更推出白领科学社特色活动品牌,引导武汉大学党建助理员讲授科创课程,深化街校合作、共同培育人才。这一举措不仅让楼宇白领的归属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更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团中央专题报道。事实表明,党建服务唯有贴合新就业群体的现实需求,创新服务载体,才能更好的把服务力转化为凝聚力,为“兴业”激活动能。

新兴领域治理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才是破局之道。南湖街道智慧小哥公寓作为湖北省首个骑手专属公寓,满租入住50余名骑手。通过小哥恳谈会,多名骑手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小哥们走街串巷的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他们扎根基层的视角,为民生服务提供了鲜活思路。这种治理模式的革新,既激活了新就业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又拓宽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还彰显了协同治理的实践价值,为“兴业”拓宽路径。

一次思想充电,一次能力升级。新兴领域党建,“新”是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兴”是砥砺前行的目标导向。唯有以组织创新破解覆盖难题,以服务创新凝聚发展合力,以治理创新拓宽实践路径,才能让红色基因深度浸润新兴领域肌理,释放更澎湃、更长效的发展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菁(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珞珈山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