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晋)11月21日,“点亮微光・益童成长”儿童内分泌罕见病诊疗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关村卓益慢病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国内外儿科内分泌领域顶尖专家齐聚,围绕儿童罕见病诊疗困境、创新方案及药物研发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

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罗小平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罕见病是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诊疗的重要领域。本次会议特邀英国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GOSH)Mehul Dattani教授参会,而同济医院本月已与GOSH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在儿童罕见病领域开展更多深度协作。
会上,Mehul Dattani教授以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为模型,分享“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回到临床”的研究范式。他介绍,该病发病率约1/16000,表型多样且常伴随多系统异常,基因检测是精准诊断的关键,目前已发现SOX2、PROP1等多个致病基因,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后,同济医院仇丽茹教授详解医院儿童罕见病管理体系。我国儿童罕见病患者超千万,每年新增20万以上,面临诊断难、药物少、负担重等困境。同济医院构建“个体-医院-区域”三层治理模式,依托罕见病诊疗与研究中心统筹25个分中心、44个工作组,创新“3-7-21”管理策略,疑似病例3天进入多学科诊疗(MDT)、7天确定检测路径、21天启动初步诊断,显著缩短诊断周期。
同济医院梁雁教授还带来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在矮小症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为列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传统短效治疗存在依从性欠佳问题。该长效生长激素通过创新结构修饰,既最大程度保留药物生物学活性,又延长药效,实现每周一次给药。III期临床数据显示,其年生长速率非劣于短效制剂,抗体检出率为零,安全性更优,82.8%的患者实现100%依从性,有效解决儿童治疗漏针难题,为矮小儿童提供新选择、提升治疗可及性。
罗小平教授在总结中强调,儿童罕见病诊疗需依托多学科协作、精准医学技术与创新药物研发协同发力。未来将持续推进罕见病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医工交叉与产学研合作,让更多患儿获得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此次研讨会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为儿童内分泌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传递前沿信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