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京蓉、黄登波、李卓 )非遗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结着匠人的坚守。然而,在传承与市场间寻求平衡,始终是非遗匠人面临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恩施州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助力非遗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突围,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勃勃生机。
百年傩戏活态传承
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的鹤峰傩戏,始于1979年成立的上村半职业傩戏剧团。2008年,鹤峰傩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税务人员上门问需求。通讯员供图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剧团,历经数十年发展成为鹤峰县傩戏剧团。剧团负责人介绍,在保持傩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剧团创新排练《天仙配》《扶贫干部》等新剧目,让傩戏更加贴近现代观众。
鹤峰县税务局主动对接,推出“业务分类涉税清单”,实施“一类一策”精准服务。“清晰的税收政策辅导,让我们能更专注于艺术创作和市场开拓。”剧团财务负责人感慨道。
一出傩戏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傩面具这一灵魂元素。在五里乡下洞村,79岁的刘学清老人仍以刀为笔,以木为媒,雕刻着神祇的容貌与一方文化记忆。然而,像傩面、服饰、乐器等传统道具采购来源“小而散”,发票获取难一度困扰剧团。
为此,税务人员“手把手”辅导剧团使用“硒农惠·e票达”平台,实现“支付即开票”的便捷操作。如今,鹤峰县已建立非遗文化企业服务清单,动态响应涉税需求,为百年傩戏的活态传承持续“续航”。
非遗锣鼓富民兴业
建始丝弦锣鼓是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始丝弦锣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起,致力于该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市场化推广,培养了数十名民间艺人,通过编排乡土题材曲目、开展 “非遗进校园”“文化下乡”等活动,让古老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税务人员了解企业市场推广情况。通讯员供图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在税费政策理解、财务规范管理等方面逐渐面临困惑。“了解到企业需求后,我们梳理了针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了专属服务方案。”县税务局服务专班负责人介绍,围绕“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进行细致解读,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示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避涉税风险。
“以前总担心政策理解不到位‘享错优惠’,也怕财务不规范出问题,现在税务局上门把政策讲透、把流程教会,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直言道。
建始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文旅、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联动,搭建起 “非遗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平台,更好地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之路。
南剧舞台焕新升级
“南剧的唱腔创新、剧目编排都需要资金支持,税务部门送来的税费减免政策,让我们有资金培养年轻传承人、打磨精品剧目。”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拿着最新的税费减免核算单说道。

南剧演绎剧照。咸丰县南剧演艺中心供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咸丰南剧已有两百余年历史,是鄂西南土家文化的鲜活载体。针对南剧传承机构、相关文创企业及传承人的特点,咸丰县税务局梳理形成非遗传承专属税收优惠政策清单,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向推送,并组建“非遗服务队”上门解读。
考虑到非遗传承群体的特殊需求,税务人员还选派业务骨干指导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实操流程,帮助传承中心规范财务核算。同时,结合南剧常参与公益演出、文化交流的特点,专项辅导免税政策适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税务部门借鉴多地“双语税宣”经验,将税收政策要点融入南剧唱词片段,让政策宣传更具本土特色、更接地气。
据统计,恩施州有非遗项目74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18人,其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恩施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精准推送涉税政策清单,助力非遗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