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蔡宇欣)在民营经济不断扩容提质的当下,如何让金融更精准地汇向实体,成为摆在城市治理者和金融机构面前的共同课题。
11月27日,江汉区第15期“宜商江汉月月谈”以“聚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赋能民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再次搭建政银企对话平台,推动“企业问题清单”向“部门服务清单”转化,以务实行动为市场主体纾困赋能。

直面融资难点
把脉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堵点”
“技术有、订单有,就是周转不够。”多家民营企业代表在会上开门见山地提出融资困境。轻资产难抵押、项目周期长、知识产权价值难量化,是不少科创型企业共同的现实压力。

回应企业呼声,金融机构现场给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武汉金融街管委会解读区域金融政策。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介绍相关特色产品。武汉市融资担保公司承诺强化续贷续保,江汉区产业引导基金分享股权投资案例,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多方联动
推动企业在江汉“更好生长”
融资不是唯一议题,成长环境同样重要。针对武汉第一口腔医院提出的扩大发展诉求、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场景推广需求,区住更局、发改局、卫健局、商务局、国资局等部门现场对接,明确从政策辅导、资源链接到应用场景开放,将提供全链条、分步骤的支撑。
政企同坐一张桌,让“难点”变“焦点”,让“诉求”变“事项”,让企业少跑腿、政策更落地。
从一场对话到一种机制
以金融力量拓宽民企发展上升通道
作为江汉区打造“宜商江汉”品牌的重要载体,“月月谈”不仅是一次次沟通,更是一套可持续运行的解决机制。背后是江汉区以改革精神推进金融资源精准配置的系统努力。
科技创新债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科技并购贷款为企业整合升级增添动能;AIC基金实现“注册即投”加速早期项目落地;知识产权质押与普惠金融产品持续扩容,让轻资产企业也能稳健发展......这些有支撑、有速度、有力度的创新实践,为民营企业打开了一条条向上的发展通道。
这些制度创新与产品突破,共同托起江汉区“宜商江汉”的成色,让金融真正成为企业能用、敢用、愿用的发展力量,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更澎湃的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