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蒋秋雨、李岿)11月28日,武汉军山同济医工产业园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正式开工建设。该产业园将聚焦医工交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赛道,打造医工融合产业发展新空间,助力武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武汉军山同济医工产业园开工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开工仪式上,法睿兰达、柏视医疗、科大讯飞、深兰科技、纽沃脑机等10余家“AI+医疗”领域头部企业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智能机器人、AI医疗诊断、医疗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多数将以华中总部或区域创新中心形式落地,为园区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医工融合是指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是突破医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武汉军山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介绍,产业园环绕同济军山医院核心区,规划1平方公里核心圈层,布局约500亩产业用地,分四期开发。
园区将规划建设医工科研孵化器,搭建概念设计验证、中试熟化、共享智造的服务平台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区别于常规产业园,项目同步配套商业、住宅及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产城融合。张吉透露,通过“精准招商、前置招商”策略,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首期9万平方米园区预计落户50至80家企业。

现场10余家“AI+医疗”领域头部企业集中签约。通讯员供图
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代表,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晨阳称,公司将设立华中总部,聚焦AI辅助癌症诊疗系统研发,计划5年内组建200人团队,形成数亿元产能。他表示,武汉经开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方面汇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并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非常期待依托车谷的实力,在医工产业园完成我们对未来医工科技的重塑。

武汉军山同济医工产业园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武汉经开区构建起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新材料、集成电路、大健康及生物技术等为支撑的“135”现代产业体系,现已集聚同济军山医院、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武大人民医院经开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西院等5所高水平医疗机构,汇聚华润医药、海特生物、同济现代医药等140余家医药及相关企业,2024年全区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营收近450亿元。随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的持续导入,园区将构建专利共建、创新转化、医工投资三大联盟,形成完整医工生态圈。
据介绍,该产业园预计2027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整体建成后5年内计划引入企业200家,完成创新成果转化100项,实现总产值200亿元。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启动是区域布局未来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医工交叉融合创新注入强劲动能,标志着武汉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医疗创新高地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