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最新播报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奋力谱写海关新篇章——访海关总署署长、党委书记孙梅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18:3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奋力谱写海关新篇章——访海关总署署长、党委书记孙梅君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系列部署,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如何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贸易强国建设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怎样确保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平稳有序?记者采访了海关总署署长、党委书记孙梅君。

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贸易强国建设

问:《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海关作为“国门卫士”,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在维护国门安全、促进贸易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有哪些考虑?

答:《建议》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为海关全面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全国海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安全稳定可控。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37.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呈现出市场多元化、产品向绿向优、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显著特点。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未来5年,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全国海关将强化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主动识变应变,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新成效,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努力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上下功夫。构建一体化全要素风险防控体系和全链条监管体系,提高风险识别、预警和口岸拦截、处置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发挥口岸监管、稽核查、缉私执法“拳头”作用,严密防范涉政涉爆涉毒等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重点渠道、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走私和关联违法犯罪活动,严把出入境检验检疫关、生物安全防范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关、安全生产责任关,将各类不安全风险拒之于国门之外,牢牢守住国门安全第一道防线。

二是着力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上下功夫。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出台更具针对性、含金量的便利化措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推广“组合港”“船边直提”“跨境一锁”等便利措施,扩大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范围,便利进出口货物高效便捷通关。

三是着力在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创新海关监管制度机制,优化升级货物贸易,推动产品结构、市场布局和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研究出台海关促进外贸提质增效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优化出口结构。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创新先进设备、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进口结构。健全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制度,完善出口管制监管机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稳定,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支撑。

四是着力在智慧海关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智慧海关总装集成、业务模式系统重构,全面推进海关工作现代化。加强人工智能、新型监管装备设备在海关监管场景中的应用,以科技赋能构建网络化互联、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分析、自动化作业的海关监管服务新形态,实现顺势监管、快速无感通关,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问:《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海关将重点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

答: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全国海关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开放赢主动拓市场。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边境上”和“边境后”壁垒。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实现与更多国家对接、更多服务线上“一网通办”。扩大“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合作范围,让AEO企业出口到国外的货物享受更多通关便利措施。充分发挥中国海关建设的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和金砖国家海关合作示范中心作用,深度参与全球海关治理改革,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是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锚定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海关监管制度。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和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推动综合保税区向功能多样化、产业高端化、贸易便利化、管理协同化转型升级,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推进“智慧海关”合作伙伴计划,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扩大高水平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路径。我们将深入实施“智慧海关”合作伙伴计划,发挥“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中国东盟动植物检疫合作、中国中亚海关合作等机制作用,加强与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分享中国“智慧海关”建设成果,拓展绿色贸易、农食准入等合作新空间,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路径,健全信息共享、执法互助新机制,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四是推进口岸开放布局,助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科学编制实施“十五五”口岸现代化规划,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高标准建设重要枢纽节点口岸,不断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发挥口岸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推动沿边国家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软硬件设施跨境互联互通,便利国际经贸往来。推广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铁路快通等监管模式,大力支持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问:《建议》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封关后,海南岛全岛将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目前,相关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答: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自贸港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海关总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围绕既“放得活”又“管得好”总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海南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全岛封关平稳有序。

一是创新建立海关监管制度。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要求,制定发布海关监管办法、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办法等多项核心制度以及系列配套文件。上线运行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建立“一人一码、一企一账、一物一链、一呼一应”智慧监管体系,以监管制度创新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二是筑牢重大风险防控体系。聚焦封关运作全要素风险,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风险管理平台和风险甄别模型,建立源头管控、信息共享、联合研判、协同处置风险防控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反走私等重点领域风险联防联控,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

三是高标准推进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共享的原则,支持海南省升级8个对外开放口岸、高标准建设10个“二线口岸”,全部完成正式验收,海关封关运行保障项目全部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四是实战化开展压力测试。开展岛内129家企业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试点,滚动开展“二线口岸”封关实战演练、进口货物“零关税”单项模拟测试,组织300余家企业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演练,总体进展顺利,为封关运作平稳有序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自贸港建设战略目标,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平衡好开放和安全,协调好便利和安全,分步骤、分阶段构建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海关监管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完)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