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一示范四先行”作品征集㊱】楚天首县,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14:1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位于武汉南大门的江夏,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这里有三分秀水、三分青山、三分沃壤,36条市级以上河流纵横交织,22个大小湖泊熠熠生辉,水域蓝线总面积368平方公里,占全市湖泊总面积约45%。湿地面积4.58万公顷,居全市第一。在武汉的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中,江夏独占三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江夏区以坚实的步伐,通过湿地治理、生态修复、河湖水生态治理等举措,踏上了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新征程,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意江湖篇章,照亮了江夏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江夏区展现出了高瞻远瞩的规划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江夏区委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的“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五区”战略之首便是“生态立区”。从做好系统谋划文章,科学编制梁子湖、汤逊湖、斧头湖三大流域治理系统规划,到做好资金投入,统筹流域范围内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全力推进环鲁湖EOD国家级试点项目,再到做好人力的汇集,推进长江禁捕、控源截污、河湖联通等水岸同治、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江夏已率先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江夏区利用河湖长制,统筹协调区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譬如,在汤逊湖流域的治理中,江夏区通过实施污水截流工程,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的污水管网,有效减少了污水直排入湖的现象。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生态修复,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提高了湖泊的自净能力。在金水河流域,江夏区积极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打造滨水景观带等措施,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走遍天下,最美江夏,绚丽风光,风景如画。

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在流域综合治理中,江夏区注重协同推进治山、治水、治污等措施,统筹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措施。譬如,江夏区22个湖泊中,有9个湖泊水质向好。梁子湖、斧头湖、金水河等国控断面水质均达标并明显改善,其中梁子湖、斧头湖、金水河水质均为Ⅱ类。完成了梁子湖(张桥湖)、斧头湖(中间湖、枯竹海)退垸还湖工作。张桥湖已经完成了4284.1亩的退垸工作;枯竹海、中间湖已经完成了20394亩的退垸工作,远远超过了省级退垸任务5000余亩;山坡湖、黄家湖已经完成了共计4710.16亩的退垸工作;汤逊湖、青菱湖、野湖、黄家湖等湖泊也基本完成了退垸还湖工作任务。对江夏区22个湖泊、34条河流入河(湖)排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对34条河流排口进行了分类、编码,对169个入河排口进行了溯源,对15个排口进行了立标,拟定了53个入河排口整治清单。

勇当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的奋进者,江夏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盲点、把握特点,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9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81.06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86%、绿化覆盖率达到42.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45%,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夏区正逐步从传统治理模式转变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从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到统筹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再到强化部门协同,注重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流域治理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休养生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征程上,我们深信,江夏区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流域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以建设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江夏贡献,在这片同时拥有天赋和努力的区域,续写“楚天首县、中国百强”的华丽荣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清江剑”网评团队、长阳县委政法委)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