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BTI在交友中为什么火”这一词条登上热搜,长期活跃在互联网上的“MBTI”再次掀起又一轮热议。这种流行于当代年轻人社交、工作、生活的新型定义方式,在交友中逐渐广受追捧,成为年轻群体的热门社交法则。
MBTI,全称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由两位美国人: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创建的,灵感来自于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的《心理类型》一书中。荣格推测,人是通过四种主要的心理功能:感觉、直觉、感受、和思维来体验世界的。这四种功能下又分别有两种属性,共有16种组合方式,构成了我们常说的“MBTI16人格”。
MBTI在交友中缘何广受追捧?一方面,它能让人快速构建16型人格体系下的自我认知,明晰自我性格身份,给自己下个定义;另一方面,它也能迅速构成一个社群,聚集具有相同人格的人,形成共同的社会认知,给予同一社群的人以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快餐式时代之下,MBTI的快使它更具“魅力”。人对自我的认知,往往形成于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正如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所表述的那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这种认识过程无疑是漫长的。而MBTI测试则将这个漫长的过程浓缩成几十个问题,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把“自我”呈现在测试者面前,并以其独有的浪漫化的语言给出性格、就业、交友等有理有据的建议,明确指出方向让测试者迅速定义自我,了解自我。
带着人格定义的“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社群,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长期以来,外向开朗的人总是更容易融入一个社交圈,而对内向沉默的人来说则并不容易,甚至需要牺牲自己一部分沉默的天性才能获得“入场券”。而MBTI则提供了一种更舒适便捷的“入群方式”:圈子不同不必强融。i人们坐在一起不说话也不尴尬;e人们嗨到天亮也精力十足。
MBTI在交友中也发挥着“先知”和“避险”的作用。在交友前期,MBTI充当了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型媒介。通过对方人格,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他的人格画像,从而帮助两方更自然地相处,不因不熟的冒犯而错失成为朋友的机会。
MBTI在带来自我认知与交友便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刻板印象、人格鄙视链等问题,诸如“避雷INFP”“ISTJ是打工人圣体”“ENFP是快乐小狗”等或褒或贬的大众印象悄然出现,甚至形成了以不同标准将16型人格划分成三六九等的人格鄙视链。究其根本,这些问题都是过度神化人格测试的结果,将这种短平快的测试当成了指导生活的不二法门。
对于MBTI,我们需要重新掌握使用平衡。就像MBTI测试的题库在不断更新,其测试的结果也会随着测试者所处环境、心态、当下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它只是将流动的人格阶段性定义,并无法做出人生人格的终极定义。用MBTI定义、探索、认识自己,这本身并没有错,以一种颇具趣味又轻松的论调进行交友、形成社群也是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过,在“认识你自己”之后,我们也无需急着将自己挂上标签,将自身框定在固定的认知中。单薄冰冷的字母无法容纳热烈丰盈的灵魂。对此,我们不应“神化”,也不必批判,让MBTI在轻松的话语环境中继续发挥它的价值,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理想平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丛若男(山西大学)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