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山东省青岛市积极推行“妈妈岗”创新做法,发布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推行“妈妈岗”是好事,能有效落实,真正帮助妈妈们解决就业困境才是益事。
近年来女性婚育后重返职场受阻事件频发,聚焦女性生育后面临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二选一的困境,会发现一个难以忽视的现象:“母职惩罚”,这是指职场中母亲身份会带来工资下降等不平等现象。抖音博主“我是对对”,985双学士选择做全职妈妈引起广泛讨论,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资源浪费。“妈妈岗”体现了社会对婚育女性困境的理解与关怀,具有多重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使其不脱离社会,同时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女性更具责任心和耐心,可以为企业提升口碑与竞争力。此外,“妈妈岗”推动形成更包容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就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2022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制度机制,各地积极响应。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市备案岗位超2.1万个,带动近五千人就业;2024年邢台市累计帮助2.5万女性实现创业就业。这些数字反映出“妈妈岗”在推动女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蕴含巨大潜力。
尽管“妈妈岗”初显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妈妈岗”大多工作内容单一、薪资较低、发展空间小,女性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社会认知与法律法规保障、配套服务欠缺,部分企业将“妈妈岗”作为博眼球的手段,提供的岗位徒有虚名,未能真正解决女性就业需求。正如商场开放母婴室本是为方便哺乳期的妇女却被用作吸烟室,实际用途与推行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面临挑战。“妈妈岗”工作时间灵活,人员流动性高,企业在人员调配、考勤、等环节投入更多精力导致管理成本上升。
推动“妈妈岗”从试点阶段走向成熟,需要家庭、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妈妈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束缚,主动学习各项技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育儿责任,让妈妈工作时不过多受家庭事务干扰。企业充分结合自身和女性需求设立灵活岗位,支持远程或在线办公。完善母婴间等配套设施,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培训机会等,确保女性劳动付出与薪酬相配,让女性更有工作动力,政府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提供公益岗前培训,使女性更快适应岗位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为女性解除后顾之忧。
有效落实“妈妈岗”,破女性现实之困,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家庭与事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角色中切换自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怡宁(山西大学)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