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勤登记
“包谷三斤,化肥200斤……”2月17日中午1点,在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金子坝村龙洞组,贺雷正在挨家挨户统计村民春耕所需物资。
贺雷,在村里大家都叫他“雷哥”,今年39岁,是由金子坝村聘请的网格员,从事网格员工作3年了。现在主要负责农村片区4个小组707户的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自己身体与疫情防控,他选择后者。
1月17日早上,他发现痰中带血,想到这种情况已出现了3次,他去了恩施市中心医院就诊。来到医院检查,主治医生希望他转院到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做一次核磁检测,见到情况不对的他选择住院检查。
1月23日,疫情在恩施的形势变得严峻,防控工作开始大范围启动。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了解到疫情严重的他再也待不住了,来不及等诊断结果出来,他就匆匆出院了。诊断结果都是委托哥哥贺义去拿回来的。
“见到自己是鼻咽癌,哪有什么不怕,自己也不是有多大觉悟,疫情关乎这么多人,工作肯定要去搞。”面对自己的身体和疫情防控,他选择了后者。
害怕远在湖南的妻子石丽梅担心和阻止他开展疫情妇防控工作,他说自己是肿瘤,没有多大问题。
做疫情防控宣传,他的小摩托跑烂了。
骑上小摩托做宣传的贺雷
金子坝村地处州城新区,大小社区16个,村里仅有的2台宣传车仅够这些社区做宣传。而由贺雷负责的农村片区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
刚开始,他靠着双腿拖着音响到处进行宣传,但这样的速度明显太慢。
后面他借了一辆面包车,“面包车还是不行,音响放到车里面,声音太小了。”他讲道。
对于爱动脑筋的他,打上了自家电动摩托车的主意,于是他将电动车车蓬拆了,将音响放在脚踏板上,一辆简易的移动疫情防控宣传车就做好了。
电动车每次只能跑10公里,转完他负责的所有组,他就要回家充电,他家两台电动车就这样轮换的为疫情宣传出着力。
“我这两台车真的是为疫情防控出了力,摩托已经换了2次轴承,整个车蓄电性能都跑的不行了。”贺雷讲他宣传车的功劳。
一个口罩用了10天,他毫不吝啬的将自己的新口罩给了村民。
随着疫情扩散的消息在恩施传开,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被抢购一空。幸运的他也买到了50个一次性口罩。为了节省口罩,他每天都尽量一个口罩多用几分钟,让全家人待在家少用或者不用口罩。
到2月1日,他的口罩已经只剩下34个了,按每天2个计算,他一人也只能用17天。
“我们组里的村民反映老王、老付他们经常不戴口罩出门,我就把我的口罩给他们几个给了8个。”听到村民没有口罩,他把自己的口罩给了村民。这样,按照上述算法,贺雷的口罩就仅能用13天。
有村民看见贺雷很长一段时间出门都戴着N95口罩,心里便有些不平衡。“到底是领导了哈,出门都是戴这么高级的口罩。”
没有人知道这个口罩他已经用了10天了,是村委会发给他仅有的一个,每次用完他都洗了蒸好烘干后再用。而他要不是别人“救济”,他早就没有口罩了。
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单
真心为民,他用行动将村民凝聚到一起抗疫情。
2月7日,位于龙洞组的交通管制点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建制完成,龙洞组又多了一道疫情防控屏障。
加上州市下沉的2名干部,他们这个交通管制点已经有37人负责执勤工作。
其实,这个交通管制点从建起,也有很多不理解的村民,侯凡(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刚建交通管制点那几天,他硬是要想各种理由出去:出去卖折叶根、出去给孙子买苹果、出去买把面……”贺雷讲到他,只把头摇。
为了解决村民正常的日常需求,他让超市的收购车开到交通管制点来收购,定时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给集体给村民出去购买物资。
“现在大家都比较积极,于树军把他的面包车贡献出来搞宣传、拉物资,好多人捐款捐物。”讲起目前的防控形势,贺雷非常有底气。
村民于树建说:“武汉有雷神山,我们村有‘雷哥’。”(刘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