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三峡分公司 > 恩施新闻 > 恩施资讯

火火的战“疫”——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窑湾社区防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0日14:40 来源: 中国硒都网

社区工作者、州市工作队,一群平凡的人,在冰冷的疫情面前每天宣传、摸排、管控,凝聚成一团温暖抗疫之“火”,在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窑湾社区渐成燎原之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始终如一的“燃点”

让窑湾人平安健康,是这场战“疫”的“燃点”。

为对抗疫情,恩施州委州政府积极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社区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在此过程中做好宣传管控。窑湾社区有居民1205户、4211人,多为民房私宅,租户多、人员杂,而社区仅有17名工作人员,其中女职工多达14名。任务重、工作紧、要求高、人员少,成为窑湾社区防疫面临的突出问题。

是走马观花草草应付,还是用担当和责任践行真情?窑湾人早已用行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真刀真枪直面亮剑,始终如一“咬”住疫情。

窑湾社区按照上级要求,紧急成立防疫工作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宣传摸排、管控监测等三个小组,连夜制定防疫方案,并针对各种可能突发事件明确应急措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将本社区划分为老鹰坝、将军山、洋湾、洗爵溪、翁家湾、华硒女儿城等6个片区,通过每人认领居户、每辆防疫宣传车入村入组、每天电话及入户排查、每日工作“日清日结”等诸多方式开展综合宣传管控。

疫情就是一场“大考”。在考验面前,窑湾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及州市工作队根据窑湾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要求,分组分片区履行各自职责,形成防疫网格作战图,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做好社区路口值守,外来车辆、人口排查,重点人员信息登记,防疫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各片区各人员保持联络,切实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不留死角。

在这场战“役”面前,社区要求做到入户排查标准一致,工作人员纪律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一致。

“你好,我们是窑湾社区工作人员,请问有没有外来人员和车辆……”

“你好,如非极其特殊情况请不要出门,这是给你们配发的口罩……”

“你好,请按要求先隔离14天……”

从1月21日起,为助力窑湾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在重复几乎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骚扰”着每一位居民,然而这就是他们抗疫的“燃点”,是他们愿意为之坚守、付出的“起点”。

一点即燃的“可燃物”

火要燃烧,要发光发热,“可燃物”必不可少。当地的党员干部,就是发光发热的“可燃物”。

在疫情面临,这群窑湾人没有退缩,他们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担当作为,用自己贡献的那份微光奋力向前。

“防疫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要守好自己的阵地!”窑湾社区第一书记胡兵摇身一变,从扶贫干部转为抗疫先锋,他要求每一位社区工作者全力以赴,要不遗余力地攻坚克“疫”、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守好责任阵地。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党员就要到去哪里!”窑湾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启华处危不乱,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冲在社区最前线。

“这是政治任务,也是个人责任。”90后社区工作人员方艳妮每天忙着走街串巷。

如果说社区人员开展防控工作是职责与担当,那么志愿队员更多的应该是无私与奉献。

随着疫情的加重,一支由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妇联、恩施卷烟厂、州供销社、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州市工作队紧急加入进来,队员均由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志愿报名参加。一场政治任务演变成为一种自发行为,先后有19人加入,配合社区工作者开展到第三轮的全面摸排管控。

“疫情当前,要避免人员聚集,不要办丧事了,特殊时期,一切从简!”志愿队员邬晓峰挂断电话,朝着92岁奶奶去世的方向磕了三个头,便头也不回地继续入户张贴宣传单。

“今天是情人节,花店没有营业,这是我在窑湾社区采的一束红菜苔花,希望你能喜欢。”志愿队员吴涛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妻子带着孩子早已睡下,他起身写下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份特别的“礼物”上。

“这个入户排查和烟机操作是一个道理,绝对不能'漏检',否则,那是要出大问题的!”志愿队员潘敏有了新的工作感悟。

聚是一团火。正是这样一群勇敢的人,在疫情最肆虐的时候,他们走出家门,化身一个个火苗,助力抗疫这把“火”。

同心同行的“助燃物”

你有真心,我必回应;疫情无情,正显人间有爱。

社区工作人员的真心换来了居民的真情。在他们的苦口婆心和真心付出下,窑湾居民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好的,我们绝对照办!”居民田国伟遵循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嘱咐,每天做好全家的防疫工作,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杀。在做好自家的同时,他还主动每天在院坝周围的街道进行消毒杀菌,同时鼓励自己的邻居:“社区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每天应该自觉主动一点,这样他们就能少忙一会儿。”

“怎么样,最近是不是人手不够,出车出人都没问题。”居民翁远平多次打电话到窑湾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因为自己年轻力壮,他多次主动请缨却多次被社区劝回,这让他憋了“一肚子气”。

“父亲过世了,今年96岁了,本想风风光光地送他走,但是前一段时间看到你们的宣传后,我知道聚众是有风险的,于是决定直接送火葬场,不办丧事!”居民王安全的儿子告知前来探视的社区工作人员,“请你们放心,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给国家添乱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

“请收下我们最诚挚的祝福,谢谢你们!”巴基斯坦籍留学生Shoaib,代表来自巴基斯坦、伊朗、印度三国的6名留学生在恩施女儿城某酒店为工作人员点赞。在此期间,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为他们送去食材,做好体温监测,并为即将毕业的两人准备笔记本电脑,方便撰写论文。

当看到了关于捐款捐物资的新闻报道后,居民易兰主动捐献100个口罩,居民王义捐献10个N95口罩,他们一致地表示:“我在家待着,有吃有喝,口罩用不着,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寒冬中的温暖。这份温暖更加鼓足了工作队抗疫的干劲,点燃了战“疫”的熊熊火焰。

一个月,时间不短也不长,正是这样一群勇敢而又可爱的人,让这场火火的战“疫”温暖人心,他们始终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明天将会更好。(熊涛)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