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 2月19日 星期三 晴
我是一名负责病人转运的医生。按照疫情防控“内防扩散”要求,辖区内所有村只要发现发热病人就要接到医院来排查,有疑问还要送上级医院复查,因此医院专门成立了病人转运组,我们妇产科的三名医生终于被派上了一线。
早上接到指令,需要到佐家坝接一个咳嗽的老年人到医院来排查。我和救护车陈师傅立即赶往佐家坝。
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一路打听,救护车终于到达目的地——佐家坝村。“来了来了,龙凤坝医院的车子来了。"一位79岁的老人非常激动,从椅子上站起来,蹒跚着向我们走来,却因为喘息被迫站在椅子旁边,身体向前倾,嘴里不停的嘟囔着。我透过防护面罩,可以看到老人的眼神,充满了期盼和依赖。
接回医院后,这位老人经检查诊断为心梗,需要住市医院心内科,没有一个家属作陪。我为他办住院手续,送住院部安排好一切。接诊的年轻医生问,你是他的家属吗?我笑了笑,心里想:我不是跟你一样,穿着防护服,戴着面罩吗?自从上一线送病人以来,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病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无论家有多远,医院的救护车都会来接送。因病情需要,转诊到市医院发热门诊。在等待结果期间,救护车又要回医院接送下一个病人,每次出发前总要反复叮嘱:“检查会有人带你去,等结果时一定要坐在这儿,我们会回来给你安排好,治好了,我们会接送你回家。"无论是体弱的老人,还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都会不停的点头,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感动。
救护车在道路上疾驶,不用拉警报,不用开警灯,除了熙熙攘攘几辆防控车,剩下就是我们了。司机陈师傅打趣说,路都是我们的。他侧过来的眼神中虽然有几分疲惫,但仍然充满激情。一天,送一个治愈的宝宝回家,孩子爸爸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伙子,路上他谈道:"虽然我们生活过得很好,以前从没有感受多么幸福。这场疫情中,我孩子病了,医院派人到家里接,在医院免费吃住、免费治疗,好了免费送回家。咱们国家如此关心老百姓,我好激动,我庆幸我们是中国人。"我回头看看他,从他的眼神里感受到了真诚和感恩。
为规范医院发热门诊,龙凤卫生院48小时内平地修起了五间房。院领导们坚守在一线,不只是这个48小时,一个多月来,为抗击疫情,领导们没有休息还经常加班,个个黑眼圈,但他们依然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疲惫的眼神透出的是坚毅和责任。
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线人员的人员都穿上了防护服。彼此相见,我不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知道我是谁。但你看见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都充满了勇气和信心。口罩遮住了口鼻,唯一遮不住的是眼神中的责任、坚持、勇气、和担当……
疫情让我们保持距离,温暖的眼神却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近。我相信,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不会遥远。
(作者系龙凤卫生院妇产科主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