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鄂州第三届网评大赛①】绘就新时代武鄂“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11:19 来源: 荆楚网

长江在武汉拐了一道弯,将鄂州轻轻揽入怀中。千百年来,两城隔江相望,武汉的黄鹤楼与鄂州的观音阁隔波对语,东湖的碧波与梁子湖的涟漪在月光下交织。从“以武而昌”,到“依武而昌”,如今武汉与鄂州正以空港为纽带,推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治,书写着同城化发展的传奇,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能。

“上下武昌城,古今两鄂州”。鄂州和武汉地相邻、水相连、路相通、产相融、人相亲。2007年,鄂州与武汉实现移动通信同网同价;2012年,武汉至葛店开发区的301路公交开通,该线路公交贯穿葛店7个行政村;2014年,武石城际列车开通运营,武汉、鄂州通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2021年,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鄂州由此跨入“地铁时代”;2022年,武鄂两市签订《武汉鄂州共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规划、交通、科技、产业、民生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五个“核心区”,将武鄂同城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样板”……走过十余年,武鄂协同发展渐成共识,合作持续推进。

武鄂同城化发展,基础在产业。三安光电的芯片在葛店封装,华星光电的模组在武汉组装,这条跨越武鄂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已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同城化不只是地理概念上的靠近,也不是简单的“武汉带鄂州”,而是“武汉与鄂州产业共舞”。要进一步密切武鄂两城的产业分工协作,更好发挥武汉和鄂州各自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布局共生共荣,“握指成拳”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要继续深化“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鄂州”以及“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鄂州”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让两地企业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产业链分工中实现价值跃升,催生出“1+1>2”的协同效应。

一桥通而百业兴,一路达至万民福。城市间繁忙的人员来往、产业联动催生对通勤和物流的交通需求。当武汉的地铁向鄂州延伸,当鄂州的花湖机场吞吐着来自全球的货物,当武鄂交通一体化让超8万“新武鄂”人过上“同城”生活……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人员、物资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也大大推动经济一体化。

长江之水,奔涌向前。站在长江大桥上远眺,武汉的灯光与鄂州的星火在夜色中交相辉映。当武汉新城的科创活力与花湖机场的物流枢纽深度绑定,当梁子湖的生态治理经验成为全国标杆,当东湖的碧波与梁子湖的涛声共鸣,武鄂必将以“同频共振”的协同智慧,绘就属于新时代的“双城记”,书写出长江经济带的新传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雷丹(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阮琼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