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博璨) 霪雨霏霏,又是一年清明。由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与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联合主办的“相思石门峰——寄往天堂的告白”征文活动,自3月15日在东湖社区上线以来,截至今日,帖子阅读量突破45万,网友跟帖盖楼超过400层,活动指定邮箱收到网友投稿700多篇。
来稿的作者中,有总角儿童,有莘莘学子,也有耄耋老人。有人回忆了与亲人相处的点滴,有人执笔写下对亡友的思念,也有人以三行诗表达对长辈的追忆。
告亲人,稚子孺慕
今年26岁的彭帆,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在深圳工作。
三年前,他的外祖母逝世,得知消息后,他抓紧赶回湖南老家,送外祖母最后一程。
跪在灵前,童年时外祖母疼爱他的场景,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令他心绪万千。在守孝四天后,他用文言写下一篇纪念外祖母的文章。
“农历九月十九卯时,起棺出殡,嫁于斯,爱于斯,葬于斯,青山绿水相伴,安之,息之。”彭帆以这句话,为外祖母的一生划上一个句号。
慰亡友,落月屋梁
来自武汉公路桥梁建设集团的谢文华,在来稿中深情回忆了素未谋面、却曾经资助他完成学业的香港朋友——珍妮。
1998年的夏天,出生在贫困县的谢文华收到来自珍妮的第一份资助。珍妮是香港人,在电视上看到贫困山区报道后,萌生了资助山区孩子上学的想法。
此后七年,他们通过写信交流。在珍妮的鼓励和帮助下,谢文华变得越来越自信,成绩也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令人遗憾的是,珍妮在2006年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谢文华得知消息后泣不成声。
他在来稿中写道:“我永远记得你的地址,香港铜锣湾怡和街17号。终有一天,我会带上鲜花去拜访你的家人,我要寻找你的足迹和故事。珍妮,希望你在天堂里健康快乐!”
书诗歌,拳拳真情
“父亲,您留在老屋的叮嘱和酒/我夜夜斟饮/每次都在模仿您醉的样子”
来自湖南衡阳的丁小平,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网上看到征文的消息后,他创作了一首三行诗,纪念逝去的父亲。
朴素而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幅画面:儿子独自坐在家乡的老屋里,月光洒在门口,夜凉如水,曾经观看喝酒的儿童变成模仿父亲独酌,愁酒浇愁,愁上加愁。
众多悲欢离合来稿,即是众多酸甜苦辣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不断告别的旅途,但总有些人、总有些事,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割舍的珍贵记忆。
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明节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重视孝道,饮水思源,懂得感恩,是清明文化的精髓。在清明之际举办征文活动,是希望给广大网友怀念亲朋好友提供一个情感释放的窗口,同时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亲、感恩先辈的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组织方介绍,征文活动将在4月中旬评出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4月下旬开始陆续颁发奖金和证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