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湖北新闻

一场特别的纳凉会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5日07:27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光正通讯员王毅徐美平

“活人安顿好了,地下的先人么办啊?”这个话题,最近在监利县红城乡姜吴村引发热议。

姜吴村地处监利城北新区,村民为配合城区开发,已陆续搬到新建社区。可是,被征用土地上零星散布1875座坟墓,如不及时迁移,地交不出来,政府着急,村民心里更发慌。

有事大家来商量。7月22日傍晚,一场由监利县政协组织的特殊纳凉会,在姜吴村六组村民姜桂华家门口举行,“协商在一线·大家来商量”的背景图贴在墙上。围绕迁坟问题,部分村民代表、村党员干部、乡政协委员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起,现场协商。

“我们把全村的地都献出来了,县里能不能划一块十几亩的地,给我们修一座村级公墓?”一位村民代表首先发问,引起众村民附和。

“农村集体土地上修建公墓是非法行为。”监利县民政局局长陈学洪宣讲了政策,还介绍了外地时兴的树葬、花葬、壁葬等生态葬模式,可村民们难以接受。

姜吴村党支部书记潘金龙说:“前不久,部分村民代表去外地学习观摩,人家的骨灰堂建得很美观,像个游园。可不可以建个骨灰堂?”

这个提议得到大多数村民代表认可。活动现场主持人、监利县政协主席汤吉银说:“作为公共设施,骨灰堂应该换个名字,叫感恩堂行不行?既感恩先人,又感恩党和政府的支持。”

现场一片掌声。

随后,大家围绕建设“感恩堂”的话题,协商如何选址、谁出资、如何临时安放、谁来管。“建设资金由县里解决,实行村建村管村用。”监利县副县长朱姝回答了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她说,姜吴村商量出建“感恩堂”的好办法,既节约土地资源,又美化环境,还节省丧葬成本,不仅解决了姜吴村的燃眉之急,更为殡葬改革提供了新样本。

汤吉银介绍,监利县政协组织35个界别(联络组),把协商活动开到百姓家门口、车间码头,平等对话、真情协商,解决问题、凝聚人心。

【纠错】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