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许多特色街道,这些街道有的是美食街,有的是居民区,有的是购物区。最有香港味的十大街道,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往,有不少电影人也纷纷前去取景。
1石板街
香港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是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历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许多老旧的小店和摊子,部份店铺还保留了从前铁皮屋的特色,游人可以见到街上搭建的绿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风味。这些店铺主要是售卖精品、特色玩具、杂货、成衣、配饰等,这些货品都是杂货色经营,价钱由几块起,可价廉物美。石板街充满怀旧气氛,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电影人的注意,许多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来取景,也有不少喜爱摄影的同好们前来拍照。
2煤气灯街
煤气灯街,又名都爹利街,不少香港电视剧和电影都曾以这条街为场景,尤其是情侣分手的情节,多以其为香港缩影来进行拍摄。煤气灯街本身是一条小街,只有一端可以通车。此街与雪厂街连接之处,建有一条花岗石楼梯与此街相通。而石阶楼梯两旁,立有四支煤气灯,这是全港目前仅有的四支煤气灯。这个石阶在香港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建于1875年至1889年间。当然,上世纪50年代以前,煤气灯在香港并不少见,是香港的主要照明街灯。但到了70年代,全港煤气灯已被电灯取代,现仅剩余此四盏,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这部分煤气灯于1979年8月15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现在,这部分煤气灯仍每天由傍晚6时至早上6时亮灯,作街灯照明之用。小贴士:煤气灯街附近有一个在香港很特别的星巴克,去那时别忘了去坐坐。
这间位于中环的星巴克是全球唯一设有冰室角落的店家。早期“冰室”的意思就是“冷饮店”,在冰室角落可以见到六、七零年代冷饮店的复古装潢格局,就好像掉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
3荷李活道
很多人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好莱坞,然而道路名称其实源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种植的冬青树(Hollywood),因此被命名为“Hollywood 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名称出现时,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出现。香港历史学者萧国健则指“Holly”是指当时一带生长的榕树。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文武庙也在这里。街道两边到处是艺术馆、展览馆,热爱艺术的伙伴到中环可以走走。
4摩罗街
摩罗街位于香港上环,是香港一个售卖古董的集中地。摩罗街是中国“剩余和终结”的意思,它和旁边的荷里活道一样,都满是古董和古玩店,丝绸地毯、中式家具、明朝陶制骑兵等工艺品,应有尽有!
5永利街
永利街是香港上环一条街道,位于上环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楼梯街与城皇街之间。该处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奖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永利街其中一个特色是“唐楼”,共有12幢。香港最早期的“唐楼”,都是由青砖砌成,屋顶则是由木结构及瓦片组成的斜顶。“唐楼”一层通常为商铺,楼上则作为居民住宅。《岁月神偷》影片中罗家的罗记皮鞋店铺即是这种原汁原味的“唐楼”风格。
6弥敦道
弥敦道位于香港九龙,连接旺角与尖沙咀这两个主要商业区,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九龙区最主要的干道。由尖沙咀海旁伸展至九龙半岛以北的界限街,两旁商业和住宅大厦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更逐渐成为购物区,入夜后游人如鲫,各式霓虹招牌闪烁耀眼,令人目眩。传统香港人购物的场所,价格合理,商业布局与四川北路相接近,以线状为主,商业发展则形成块状开发趋势,每一块都有各自的商业特色和功能。
7花墟街
漫步花墟,你可以看见林林总总漂亮新鲜的鲜花在阳光下静静地绽放,芬芳的气息萦绕在鼻尖。走在这条花道上,如果你不知道花的名字,店主总会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热情而友好。花墟道上的鲜花多不胜数,质量好而新鲜。这里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如:荷兰郁金香和非洲菊、以色列香石竹、泰国兰花、马来西亚月季、印尼百合、新加坡鹤望兰等等名贵花种,它们一起汇成百花缤纷,成为香港一景。
8庙街
庙街在九龙油麻地,因街上的天后庙(妈祖)而命名。以庙前的榕树头花园为界,分成南北两段。在榕树头东面,有城隍庙、天后庙、观音庙;榕树下还有一排社坛、书院。此地的小天后庙,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成了江湖人物和各色闲杂人等的落脚地。想体验地道香港文化就到庙街夜市去!这里除了有摊贩售卖商品,还有职业棋手的地摊,歌手演唱粤剧、广东歌等,所以又叫“平民夜总会”。晚上的油麻地很冷清,大部分的店都很早就关门,除了庙街,越晚越热闹,并且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值得一去。
9百德新街
百德新街是位于香港岛的一条人流车流颇多的街道,它在香港铜锣湾商业购物区。北部起自维园道,中途经京士顿街、记利佐治街,南至怡和街止。百德新街是香港铜锣湾潮流服装店集中地,年轻人购物必去之地!(转载自香港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