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频道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探神秘生物 香港夜间生态导赏团获追捧
发布时间:2016-05-03 10:05来源:新华网

大潭水塘美景吸引不少市民郊游/大公报记者何进升摄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充满刺激和神祕感的夜间生态导赏团近年愈来愈流行,“绿游香港”本月五个夜间导赏团名额已经全部爆满。有生态导赏员表示,一般人行山均有错误观念,认为样貌奇特的生物“肉酸”,但不理解现实却是以平实外表避免成为猎物,他认为参与导赏团可以学懂亲身感受身边事物,对大自然有更深入了解。

  由港灯和长春社合办的“绿游香港”合共开发了八条生态文物径,三条位于香港岛的香港仔郊野公园、大潭郊野公园与龙虎山郊野公园,以及五条位于南丫岛南北两段的路线。长春社高级项目主任江诗敏表示,五月10个生态导赏团名额已经爆满,包括五个日团和五个夜团,近年流行的夜团只在“南丫岛线五”举行。

  大潭线“水塘物语”受欢迎

  江诗敏称,夜团近年较受欢迎,主要因为晚上导赏较新鲜和有神祕感,同时可以找到本港受保护动物,例如香港瘰螈,牠是本港唯一有尾部的两栖类动物,习性近水,故下雨季节才比较常见,10月会回到水中产卵,要看到牠可谓“期间限定”。

  八条文物径中,以港岛大潭线的“水塘物语”最受欢迎,因为相比其他路线平坦易行,而且水塘风景优美。“水塘物语”沿途伴随不少有趣的植物,如果多加留意,可以发现不少惊喜,例如锡叶藤,因为它的叶面非常粗糙,以前的人会用来当“百洁布”,用作清洁家中的碗碟。如果发现沿途的大石上,有啡色和灰色的地衣,可以多吸几口新鲜空气,因为地衣的出现是代表该处的空气质素非常良好。

  除了有趣植物外,大潭线亦有具历史意义的“群带路碑石”,义务导赏员张德隆表示,原本大潭线有三个“群带路碑石”,主要用途为当年英军骑马到赤柱,有路牌之用,其中两个现时身处香港历史博物馆,剩下的仍在大潭线留守。

  灌输爱护环境意识

  在港灯从事会计工作的张德隆,每日工作面对繁复的数字,空余时间会去跑步、行山,2010年开始参与导赏员训练,至2011年首次带团。他称,担任导赏员令他有不少得?,除了扩阔视野外,更学会以不同角度看事物,他举例,一般人行山看到其貌不扬的动植物只认为牠们“肉酸”,却不了解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很多生物的“肉酸”外表,是为了掩饰自己,令自身变得低调,避免成为猎物目标。他认为,参与导赏团除了可以认识大自然外,亦可以令自己以多角度看待事物。

  在出入口贸易公司任职监督的陈爱琍表示,2009年正式成为生态导赏团领队,担任领队可以向团员分享自己喜爱的事物,同时可以向团员灌输爱护环境的意识。她举例,曾有团员在旅程结束后,承诺会减少使用纸巾、水樽等,令她大感惊喜。她续指,即使团员最终未有实现承诺,但他们有爱护大自然的概念,已经令她很开心。

香港:企业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香港获国内外公认为全球最有利营商的城市之一。
中西荟萃的创意中心
香港拥有独特的中西文化荟萃优势。多元文化的瞊撞,加上科研、科技的发展。

Copyright © 2001-201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