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产业振兴:立足村头 尝到甜头 ——聚焦黄石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9日08:14 来源: 黄石日报

编前:

8月2日,黄石市召开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动员会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促进黄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在乡村振兴中,黄石有什么?还缺什么?准备怎么干?今起,本报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方面报道黄石作为、黄石实践。

黄石日报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张丕兴 陈波)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思想先行。

经过充分解读国家农村政策,无缝对接市场并大胆付诸实践,黄石市一大批农村产业立足村头、走在前头、尝到了甜头。 

甜蜜蜜的收获

8月7日,阳新县龙港镇钟山,界首村黄桃基地,漫山遍野的黄桃在骄阳下金灿灿的。

基地里,村民忙着将黄桃打包装箱。基地负责人徐忠林高兴地说,今年黄桃喜获丰收,亩产达1500公斤,总产量将突破100万公斤。

界首村的黄桃香甜多汁、肉质紧实,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零售价一度飙到了10元一斤,保底批发价也有5元一斤。

在徐忠林的带动下,界首村成立合作社,发展黄桃1600亩。合作社采用“五三二”模式,贫困户贷款入股占50%,村集体入股占30%,郁林公司以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入股占20%,年终按股比分红。

村里实行产业带动全覆盖,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家门口就业有薪金,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得股金。

村里132户贫困户,每户都种植1亩黄桃。

肖唐礼是界首村的村民,他说,家门口建了黄桃基地后,在地里打零工,生活有保障,日子是越过越甜蜜。

界首村黄桃产业的发展,还带动附近几个村发展黄桃2000亩。

龙港镇界首村石头缝长出了“金蛋蛋”,而木港镇的泥巴地里,则结出了“银蛋蛋”。

8月3日,湖北楚凤丝绸有限公司在阳新的第一家丝绸服饰直营店正式开业,标志着产自木港镇的“银蛋蛋”,正式迈进本地丝织品成品市场,这成为该镇桑蚕产业链多元化的关键一步。

“木港镇的目标是建成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桑蚕产业转移承接区和高品质蚕茧生产基地,把蚕丝业拉长、延伸,建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木港镇党委书记石峰说。

目前,阳新广大农村水果、茶叶、苎麻、中药材、食用菌、蔬菜、油茶、生态种养殖等8大农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已初具规模。

除了种养殖业,王英镇、富池镇等一批乡镇正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这个“富民经济”惠及广大群众。

阳新县以沿长江、沿富河、沿高速、沿铁路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康体养生型示范村镇,构建县域统筹、以镇带村、镇村一体产业振兴格局。

农文旅深度融合

今年2月22日,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暨典范城镇成果发布会上,大冶市保安镇获“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先进乡镇”殊荣。

这几年,保安镇坚持政府搭台、生态唱戏、游客享受、群众得实惠,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乡村振兴的“保安模式”。

3月桃花节、6月采桃季、7月荷花节……在保安镇,桃成了保安发展的“黄金果”,乡村振兴的“金钥匙”。2018年,保安镇全域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余元。

相距保安镇不远的陈贵镇,青山秀水,繁花似锦,乡村产业基地一派朝气蓬勃。近年来,陈贵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陈贵镇上罗村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2016年,陈贵镇政府引进浙江温州老板在上罗村发展红豆杉种植基地1200亩。今年红豆杉基地新添了芍药这个最佳“伴侣”。基地负责人林延省说,套种芍药,既节约土地,又增加收入。下一步将扩种200亩,建设芍药观光园,发展乡村生态采摘游。同时延长产业链条,深加工芍药,制作“黄金茶”。

博盛生态园位于陈贵镇的雷山风景区以西一公里处,专门从事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陈斗经营这处葡萄园5年,已发展绿珍珠、黑珍珠、玫瑰香等30多个葡萄品种,葡萄园扩大至150亩,2018年收益150余万元。

“这里是武汉4家旅行社的定点采摘点,最高峰一天接待武汉游客800人,旅游大巴一拨接着一拨。去年,我们接待游客达2.4万人。”陈斗倍感自豪地说。

在大冶市,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正引领农村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方向快速前行。

主动接轨市场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更离不开市场的需求。

乡村产业能否大发展,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梳理近年来我市农村产业发展,不难发现,一部分乡村产业因为匆匆上马,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加上后期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盲目发展且不主动对接市场,导致了产业失利。

以吊瓜为例,前几年市场行情好,一斤吊瓜子可以卖到20多元,在阳新县吸引了大批种植户种植,今年来,价格大幅下跌,挫伤了种植户积极性,花大价钱投资的瓜架,成了摆设。

“要么做优做强,一地一品,形成拳头产品;要么做特做专,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产品,一定不能跟风而上,跟着别人的屁股跑。”三溪镇蔬菜种植大户余建华说,必须主动对接市场,掌握信息主动权。

“苎麻、腊米、吊瓜,都发生过市场滑坡、农民弃种情况。”枫林镇坳上村支书刘训志说,搞农业,还要延长产业链,不仅会种,还要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

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策略,我市《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充分解读政策,主动接轨市场。

构建农业产业化链条,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推行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规范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纠错】编辑:熊子璇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