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邓志丹 李慧敏)6月7日,荆门市召开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2021年生态环保工作情况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荆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7天,优良率81.4%,自2015年以来,空气质量优的天数首次超过100天、达到102天,同比增加18天;地表水优良率81.3%、劣Ⅴ类为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母亲河”漳河水库水质长期保持Ⅰ类,汉江荆门段保持Ⅱ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精准“治气”。荆门市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专班运作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积极推动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落地,深入开展52家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一企一策”专项治理,累计建设“无异味企业”34家,创新评定石料行业绩效三级以上企业33家,移动源综合监管平台对中心城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实现全方位监管。
系统“治水”。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湖泊保护,强化水质测管联动,对水质超标问题及时预警应对,加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西荆河积玉口荷花村、新埠河山河电站及长湖后港3个断面从IV类提升至Ⅲ类,浰河去年消除劣V类后今年从IV类进一步提升至Ⅲ类。
图为荆门城区碧水蓝天美如画。张忠华 摄
科学“治土”。完成46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国家监管清单的25条农村黑臭水体正推进治理,钟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
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市人大出台《关于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全力做好漳河水库生态保护,谋划实施44个重点任务,启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缓冲带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全市619个排口已完成整治408个,完成率65.9%,进度居全省第四。
近两年来投入中省资金7.383亿元,实施95个环保项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示范创建深入开展,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市、区)3个、国家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镇48个、省级生态村576个。绿色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保志愿者、媒体监督、公众开放日、第三方服务等活动有声有色,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在形成。
图为漳河水库碧波荡漾。余杰 摄
今年以来,荆门市水环境质量继续提升,水质优良比例达87.5%,同比提升12.5%,劣Ⅴ类水体为0。下一步,荆门市将在污染防治攻坚上持续发力;在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上持续发力;在长江大保护上持续发力;在生态示范创建上持续发力;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持续发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建设美丽荆门贡献更多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