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俊)“这里之前没有路灯,那时候黑灯瞎火的,上班也好,上学也好,特别是女同志,都要接送,通过我们找居委会反映,居委会又找路灯局反映,路灯局就积极的派人来查看,在主道上面安了十几盏,后来还有支巷子没安,又通过反映,马上来补齐了,对于我们安全出行方便多了”,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玉帝巷居民刘启明高兴地对笔者说,“路灯局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把这片路灯全部亮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
6月27日,经笔者了解,这只是东宝区在30个城市社区全域推行“大党委+大综治”城市社区治理机制,为居民解难的一个片段。“大党委+大综治”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是荆门市域社会治理“5+N”推广项目之一,是创造性落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成果,也是当前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东宝区通过从城市社区包联机关、辖区企事业单位、大型商户党员“一把手”中推选“大党委”第一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大党委”书记,设置“大党委”的办事机构“秘书处”,并延伸组织触角,构建了“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实现服务联系群众“零距离”。
按照“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机制,“大党委”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秘书处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通过“三张清单”协调解决社区社会治理难题和居民“急难愁盼”。首先,通过入户走访等途径及时梳理辖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居民“需求清单”;其次,“大党委”书记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根据居民需求,开出“资源清单”;第三,由成员单位“接单”,形成供需无缝对接的“项目清单”,通过沟通协商,交由成员单位党员干部领办、落实。社区“大党委”书记将“三张清单”纳入日常工作调度,做到需求清单一月一更新,项目清单一季一更新。今年以来,包联30个城市社区的331家市区单位,已通过“大党委+大综治”机制到社区先后领办民生实事项目840件,已经解决320件,正在解决520件(比如常态化巡逻、法治宣传等项目需要长期坚持)。
为切实推动“大党委+大综治”机制,帮助居民解难落地落细落实,该区区委组织部负责监督各地选好配强“大党委”书记,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评内容;区委政法委负责统筹推进,将该项工作纳入平安建设个性化考评,年底赋予社区打分权限,打分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工作考评重要依据;街道指导监督各社区依规依流程开展工作;社区设立“积分榜”,对积分靠前的党员、居民、社团组织,定期给予奖励,对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考评打分。在“大党委+大综治”机制作用下,当前城市社区帮助居民解难不再难,实现了社区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城市秩序联管、基层平安联创、公益事业联办的“大综治”格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