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佩欣 李守贞)7月29日,62岁的王圆圆因积极参加村委会“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和发放宣传册,获得积分2分,并记录到就餐银行卡上,他可以使用这2分在村“爱心食堂”免费吃一顿午餐。这是京山市曹武镇源泉镇村将“扫黄打非”进基层融入积分制管理的真实缩影。
近年来,源泉镇村坚持党建为引领,以村办企业为依托,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有机融合,构建形成“积分制管理”乡村治理模式。同时,探索将“扫黄打非”融入积分制管理,在村民中实现“扫黄打非”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有力夯实了“扫黄打非”基层基础。
源泉镇村支部书记袁俊介绍:“我们村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将‘扫黄打非’融入村党支部组织架构,成立‘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建立5项工作制度,‘扫黄打非’组织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源泉镇村乡贤人士、热心村民等10多人组成“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及时发现、举报本地出版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今年3月,经村志愿者举报,发现源泉新街有小摊贩在兜售光盘和书籍,村干部与市执法大队联系后,查处盗版书籍近10本,并当场销毁,维护了村辖内绿色、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源泉镇村村民刘敏说:“‘扫黄打非’已经纳入我们村村规民约,是积分制管理的内容之一,我们都很支持,这个是好事情,也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长。”
每年暑期,源泉镇村在留守儿童驿站定期开展扫黄打非——爱心护苗活动,由大学生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引导儿童阅读经典、为25名留守儿童添置书籍和文具,开展“全民阅读、书香常伴”系列活动。先后有4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和群众健康阅读,健康上网,远离文化垃圾。
源泉镇村还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畅通监督机制,设置“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及举报箱,达到早发现、早打击的效果。
通过制作宣传单页、张贴宣传横幅、编排文艺节目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让群众全面知晓“扫黄打非”工作内容,做到户户知晓、人人皆知,全面营造“扫黄打非”全民在行动的良好氛围,夯实了阵地基础。
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为载体,将“扫黄打非”纳入文明实践活动清单,不断丰富“扫黄打非”工作形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扫黄打非”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