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荣誉证书。
1月12日,第八届环球总评榜“2018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颁奖,荆州获此殊荣。
人才聚则事业兴,产业聚则城市兴。良好的营商环境必定要有人才作为支撑。
刘身用委员认为,要高度重视荆州人力资源问题,重点关注返乡能人、大学生、农民工、退休的荆州籍专家教授四类群体,发挥好这四类群体在能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荆州经济发展聚集能量。他建议,要切实出台相应政策,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搭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形成荆州吸引人才的独特优势,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让荆州发展成为人才聚集的洼地。
“要优化发展‘硬环境’,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人才,使城市拥有更多高新产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周汉中委员说,荆州要在统筹规划以及资源利用、整合上多下功夫,从方方面面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荆州市当下部分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难问题。
田远芬委员认为,培养与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分忧,替企业解难,真正落实“荆才荆用”战略,是当前在荆州的职业院校最神圣的使命。她建议,要借助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试点,积极探索现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产学并举之道,并通过发挥专业、人才及智力优势,为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荆州要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必须要发展好、快发展。
聚焦小微痛点,以全方位服务破解企业难题。“一个地方要成为资金的洼地、人才的洼地、技术的洼地,才可能有经济的腾飞和发展,没有资金、人才、技术支撑,很难吸引企业落地。”李启斌委员认为,要好好研究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跟踪做好服务,确保相关政策及时有效落地。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多关注中小微企业,做好企业发展的产业规划,搞好配套服务,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融资贷款服务,加强引导,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融资问题历来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心病”。
为此,周小曦委员建议,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和信贷贷款比例。同时,周小曦希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能够给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顾问和支持,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城市要发展,招商很重要,“稳”商更重要。
去年,荆州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85个。吉利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模组、中材建筑产业园等5个过50亿元项目成功引进。航天科工、中国供销、中农联控股等32家世界和国内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先后进驻。美国天纳克、日本凯迩必、土耳其施坦达、美德合资伟速达、韩国三立等14个外资项目落户荆州。
“引导企业走进来很重要,把企业长久留在本地同样重要。”来自工商联的袁强委员说。作为重庆商会会长,袁强委员在荆州打拼30多年,他深知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荆州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小微企业在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实现荆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不可忽视的是,我市部分小微企业在经营中存在抵御风险能力低、生存压力大、持续创新能力低等问题。
对此,袁强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将国家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延长税减时间、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落到实处。应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鼓励小微企业向新业态、新行业转型。同时,对实施转型的小微企业给予实际帮扶与资助。
1月12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中国开放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环球总评榜发布典礼举行,荆州市荣获“2018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殊荣。
昨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的首要抓手,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荆州后发赶超汇聚新的动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活力,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实现追赶超越的迫切要求。连日来,政协委员们围绕荆州怎样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建言献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