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伍展虹)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脑科医院获悉,该院接收的心理咨询门诊中,因裁员、股市动荡等因素导致情绪障碍的市民正呈上升趋势,仅因企业裁员问题导致失眠等问题的“患者”,就占到了门诊量的10%左右。
医学博士、市脑科医院科教信息科科长郭杨波介绍,在近期的门诊当中,有炒股失败与妻子发生争执后要离婚的,也有在企业公布裁员后形成巨大心理压力而导致失眠,进而直接引发身体健康疾患的。因面临裁员压力而前来看心理门诊的患者,就占到了门诊量的10%左右。
其实这些个案仅仅都是处在情绪障碍层面的精神卫生疾患,他们大多是因为自动产生的恐惧害怕、极度自卑、怀疑他人、要求完美自动思维而引起的。对于这一类患者,临床心理医生们更多的是通过沟通交流、让其书面记录产生不良情绪时的情境、想法的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比如有个炒股失败要离婚的市民,我们就让他写下了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回顾自己与妻子吵架时的情境,进而让他回忆平时妻子对其的关爱照顾,这一系列的‘疗程’下来,这位患者终于能心态平和地来思考自己和妻子的关系”,郭杨波表示。
针对信息时报连日来推出的《高校开设死亡课》系列报道,两位心理卫生专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类似的生命教育在许多国家都有开展,但关键是在于课程设置方面,教育的系统性方面是否运用得当,正则可以让处于阳光期的大学生正视生命更为珍视生命,反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郭杨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