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它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有人说,
它是市井文化的映像;
有人说,
它是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
它就是武昌老街——得胜桥。
没有桥的得胜桥
得胜桥,一个没有桥的路名,相传军队出征必走武胜门,得胜桥一名由此而来。整条街长800米,宽6米,从中山路纵向延伸至粮道街附近。藏在老武昌城的城门脚跟儿边,串联了昙华林、戈甲营、火炬路、侯补街。有人说这是黄鹤楼最佳拍摄地点,无论哪个角度,都是一帧电影画面。
承载记忆的“磁带”
北京南锣鼓巷,西安顺城巷,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老街,见识了这座城市的喧嚣繁华,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演变为承载城市故事的“磁带”,得胜街之于武汉就是这样的存在。在这里你可以倾听亲切的武汉乡音,感受武汉的老建筑风情,体验岁月弥留的民俗生活。
烟火气的市井老街
看人间烟火,品世间百态。小贩的叫卖声,扑鼻的街头美食香气,以及街头巷尾围坐聊天的老伯,乍看有些脏乱,却显得生机勃勃。不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条市井老街俨然成为快城市的“慢生活”。在这里你可以悠闲地过早;可以热闹地赶场;也可以文艺地拍片。历史、文艺、市井在这里糅杂,展现出最具烟火气的画面,构建了一个雅俗共赏的世界。
别有风味的刘家麒故居
在得胜桥148号,有这样一栋老民宅,充满典型江夏民居风格,正是刘家麒将军的故居。"大敌当前,须虚心筹划,以克强敌。蓄志如此,不卜将来如何。"曾经故居的主人在战场英勇杀敌,所向披靡;如今后代在小巷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不显赫,却也安居乐业,怡然自得。曾经故居典雅别致,如今遗址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难以出口的“再见”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滚滚向前。时代变迁,新旧更替,是选择,也是必然。显而易见的塔吊,临时搭建的板房,喧嚣的施工声,都像我们预示着老街不复。难说再见,也只能再见。再见,得胜桥;你好,腾飞的武昌。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监审 | 邹芬 监制 | 李甜
编辑 | 周雪琦 文字 | 刘巧
摄影 | 潘宏 王博涵 视频剪辑 | 黄梦云
视频素材提供 | 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