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早上
一份碳水满满的“过早”
能够快速驱走寒气
开启精力充沛的一天
但是
当代打工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也许已经不能承受
这份对碳水的厚爱
随着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凸显
碳水与体重不可兼得
获得愈加广泛的拥趸
健身房、美容院推崇的低碳水饮食
短期内确实能带来体重下降
这让人们更加相信
碳水是“肥胖之源”
甚至有人践行极低碳水饮食
碳水是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的简称,包括单糖、寡糖及多糖。就像汽车开动需要汽油,碳水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也是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一方面直接为人体供能,另一方面作为人体的能量储备,以糖原的形式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
当碳水摄入过多、超过日常能量需求时,多余的碳水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当同时摄入碳水和脂肪时,人体会“优先”燃烧碳水,而脂肪会直接被存储,从而让人发胖。
听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
碳水摄入越少越好?
其实不然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碳水不仅不“坏”
还是维持人体健康运转
不可或缺的关键!
但碳水也不能过量摄入!
针对我国居民的长期饮食习惯
医生建议大家
在日常主食中加入粗粮
就是一个控制碳水摄入的好办法!
此外,不是所有的碳水
都会导致肥胖
还有一种不被熟知的碳水
——“抗性淀粉”
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什么是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难以被消化吸收,较易产生饱腹感,经发酵会产生有益健康的有机酸,有利于控制血糖。
哪些食物富含抗性淀粉?
土豆、山药、玉米、青香蕉等都是抗性淀粉的来源,此外,全谷物(如籼米和粳米)、豆类等食物也含有抗性淀粉。
如何烹饪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更健康?
正常烹饪手段都会损失一部分食物中的抗性淀粉,考虑到食品安全和接受程度,少水烹饪是最好的选择。
抗性淀粉虽有益于健康,但对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来说,可能导致腹痛、腹胀等消化道不适,这类人群需控制抗性淀粉的摄入。
01
合理搭配膳食,依据个人口味,使用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按比例替换精米白面,在增加饱腹感的同时,保证必需量的碳水摄入。
例如:
☑ 豆类(如芸豆、鹰嘴豆、豌豆等);
☑ 粗粮(如燕麦、藜麦、大麦等);
☑ 薯类及蔬菜(如红薯、莲藕、芋头等)等;
02
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如烘烤、微波、少水蒸煮,避免高压、冷冻、油炸等方式破坏食物中所含的抗性淀粉。
03
除摄入含有抗性淀粉的食物外,仍需注重饮食均衡,每日摄入足够量的主食、蔬果、肉类、水、牛奶及大豆、坚果,控制油和盐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供给,并辅以适量的体育运动。
总而言之
在减肥过程中,快速“掉秤”不应是唯一目的。如果损害了健康,再瘦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控制并不是“一刀切”式地让你完全戒断某种营养成分(比如低碳、低脂等),也不是直接减少进餐频率(比如不吃早餐或晚餐),而是以健康为出发点,调整饮食结构、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全面和三餐规律,同时适当控制日常摄入总量。
编辑:吴良慧
责编:邓睿、翟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