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建母港!

武汉将建母港!

发布时间:2025-07-08 16:09:21    来源:武汉发布

7月8日,  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贺敏

武汉长江新区二级巡视员 涂平晖

江岸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府党组成员 盛寒枝

江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余建清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 谌斌

武汉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 马宗辉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

介绍相关情况

武汉各区

介绍相关情况

01

实施“港口+通道+网络+平台+产业”发展路径

人民网:长江新区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重要阵地,请问长江新区如何围绕航运中心建设打造航运基础产业集聚区?

武汉长江新区二级巡视员涂平晖:

长江新区将围绕“两港驱动”战略(阳逻国际枢纽港、长江新区科创港),锚定千万标箱、国际化港口、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按照“港口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聚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的思路,实施“港口+通道+网络+平台+产业”的航运基础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推动临港产业稳步发展。稳定运行“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近洋直航航线;打造华中钢铁贸易基地;开展进口肉类全球直采、展示展销及加工分切业务,构建进口肉品冷链供应链;开展钢铁深加工、新型复合材料、高端绿色建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产业;开展船舶制造、检测维修等业务。

二是强化综保区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支撑。扩大氢氧化镍、农产品、整车等进出口业务,拓展大宗商品分拨中心;做大做强保税加工规模,打造原料贸易、仓储物流、加工、销售产业链式生态;打造跨境电商孵化器,推动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三是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服务网。加快形成水、铁、公多式联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支持推进“上游全中转、下游全分流”的运输模式;支持企业研发制造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型,打造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02

四大部署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

中国日报:船舶绿色化、智慧化是现代航运发展的趋势,请问市经信局在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工作目标和部署?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谌斌:

近年来,市经信局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是:聚焦长江、汉江等代表性水域,培育试点企业、打造示范船舶、应用创新成果、探索示范航线,推动建立体制健全、技术成熟、配套完善、市场优化、利于推广的绿色智能船舶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为发展新一代内河航运体系提供装备保障,促进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二是推动绿色智能船舶船型标准化。三是加快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四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五是培养专业产业人才。

03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口岸标杆

第一财经:高效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是发挥航运中心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的基础,请问市商务局在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武汉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马宗辉:

针对口岸通关的瓶颈问题,系统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一是政策协同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市口岸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出台政策文件,将海关、边检、海事及市直部门的跨境贸易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集成、一体化推进。

二是模式创新释放口岸通关活力。探索并推广“联合登临检查”“直装直提”“先查验后装运”等新型监管模式,超2000批次货物受益,为企业节省仓储、人工等成本超千万元。

三是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口岸标杆。推动全市口岸智能闸口覆盖率达100%,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放行;“智能监管平台”“AR鹰眼”“贸易参谋”“国际物流”“AI智能助理”等便捷应用,实现跨境贸易“一站式”办理。

四是扩大开放提升港区枢纽能级。武汉港开放区域从1港区3个泊位扩展至3港区7个泊位。2025年上半年,武汉港国际直航船舶达84艘次,货运量13.2万吨,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下一步将聚焦以下四个方面,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一是深化政策研究创新。二是推进监管模式升级。三是加速智慧口岸建设。四是提升港区开放能级。

04

加快打造江汉关-王家巷“现代航运黄金一公里滨江带”

新华社:现代航运服务能力是衡量航运中心发展的重要指标,请问如何围绕提升航运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江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余建清:

一是坚持规划先导,提升航运总部集聚力。正在编制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依托长江航运中心大厦、长航大厦等7栋、30万方优质楼宇资源,重点引进航运企业总部、培育航运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武汉江汉关-王家巷“现代航运黄金一公里滨江带”。

二是优化要素配置,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力。去年底,联合湖北港口集团成立100亿规模的港航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港口和航运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资源供给,提升政策措施支撑力。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组建产业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即将出台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四是推动协同创新,提升绿色智慧转型力。把握“电化长江”“气化长江”及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机遇,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智能船舶、产品和系统研发设计,加大船舶动力改造更新。

五是发扬“店小二”作风,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力。

05

聚力建设游轮母港,打造一江漫游

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江岸区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如何理解航运文旅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又将如何推进这一工作?

江岸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府党组成员盛寒枝:

江岸区将加快建设航运文旅示范区,具体来讲有四个举措:

一是聚力建设游轮母港,携手打造一江漫游。加快建设以武汉客运港码头为核心的武汉长江中游游轮母港,打造长江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引入全球知名游轮品牌,吸引国际国内游客“坐游轮,来江岸”“游江岸,品长江”。

二是加强水岸联动,提升文旅鲜活体验。江上,15艘长江游船不断推出新剧目、新场景、新玩法,岸上,在黎黄陂路、吉庆街、江汉路3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策划“白天吃虾・夜晚游江”等联名线路,在咸安坊、保元里推出“码头风云”沉浸式体验剧,构建“江上观演+岸上漫游”的独特文旅体验。

三是加大培育力度,打造航运文化品牌。深度融合沿江文化场馆的红色基因与精神传承,高起点谋划建设长江航运文化场馆,构建“交通枢纽+文旅服务+文化展示”的融合发展格局。

四是优化服务配套,营造舒心游览氛围。统一打造“两江游览”IP,搭建“一票游”智慧平台,推出“江景房+剧场+美食+船票”等多种组合的联票套餐,推出多语种旅游服务,设立一站式游客咨询服务中心。

COORDINATOR/统筹 · 夏琼

PHOTOGRAPHER/摄影 · 夏俊俊

DESIGNER/设计 · 张露苹 实习生袁如月

VIDEO EDITOR/视频 · 熊丽

POSTER/海报 · 孙瑞

EDITOR/编辑 · 闵小丽 实习生韩慧玲

SOURCE/来源 · 武汉发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