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中国图灵大会
朱松纯教授演讲
人工智能:走向大一统的时代
5月17日至19日,主题为“注智世界,赋能未来”的2019 ACM中国图灵大会(ACM TURC 2019)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大会延续了往届图灵大会的顶级嘉宾阵容,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顶级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图灵奖”,奖励对计算机事业作出持久而重大的技术贡献的个人,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在人工智能发展火热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正在被AI影响着。作为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峰会之一,2019 ACM中国图灵大会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顶级大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科研与应用的最新课题,把脉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本次大会大咖云集,包括数位ACM图灵奖获奖者在内的国内外学术专家和教授以及来自微软、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公司高管和企业家受邀出席,共话当今前沿科技的应用。
作为初创公司的DMAI,凭借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双加持,首次参与该盛会便大放异彩,且收获颇丰。在本次大会上,DMAI创始人朱松纯、大中华区CEO林倞、高级研发总监梁小丹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5月19日上午,在大会的主会场,朱松纯教授受主办方邀请作主题为“人工智能:走向大一统的时代”的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以及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的趋势与变局。
▲朱松纯教授演讲
朱松纯教授在演讲中引用“秦朝统一六国”的典故,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六大领域:计算机视觉、认知科学、语言对话、机器学习、机器人学以及博弈论理将走向统一与融合。
“我们需要警惕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朱松纯教授表示,当前,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认知是“大数据+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他指出,当下人工智能发展大多停留在针对某个特定任务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属于“大数据,小任务”的技术范式,这种深度学习模式不具备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
以如何教AI识别椅子为例,朱松纯教授从“大数据、小任务技术范式”的深度学习、理解椅子的三维几何与功能以及物理推理与人类的功利价值选择三个层次分别阐述识别椅子的三个层次的解法。进而浅显易懂地说明了深度学习的局限性,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强认知AI技术的原理和必要性。
“人脑的很多知识是按照任务来组织的,而人的行动是被任务所驱动的。”朱松纯教授表示,与模式识别的方法不同,智能是以任务为导向。
朱松纯教授表示,如今在人工智能领域,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在讲深度学习。他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存在智能“暗物质”,包括功能、物理、因果、意图、价值等,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Dark”,而Dark Beyond Deep。
此外,除了物理智能,朱松纯教授还解释了社会智能的理念。他介绍了人机交流与协作的认知架构与社会伦理道德,“如果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这样的AI就会有自闭症。”
朱松纯教授在演讲中强调,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存在不可解释的表达。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十分必要,“在中国有一个词叫‘知人善用’,现在是‘知机善用’,也就是说AI要有‘自知之明’。”
为解答众多年轻学者及学子们的疑惑,大会主办方特别设置了大师面对面环节。5月18日下午,朱松纯教授与年轻学子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交流与互动。朱松纯教授介绍了个人的求学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坚守在人工智能领域近三十年的人生经验,精彩的分享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朱松纯教授与学子交流
朱松纯教授以超强的前瞻性,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的统一框架。在他看来,“小问题被解决了,而真正的大问题却没有解决,这个大问题就是人工智能。”他表示,在这个时代,选择人工智能专业是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甚至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人工智能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
▲大师面对面合影
他对现场的年轻学子们说,每个人都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它应该是一条长跑赛道。“如果你眼前是一条短跑赛道,跑几步就没了,那你就跟别人拉不开差距。”
“今天这个领域热一下,就一拥而上;明天那里热一下,就都往那里去了。这是现在很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通病。”朱松纯教授告诫在场的学子们,如果想要做学术研究,就要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要随波逐流,“三十年前我想做的事情,现在仍为之而努力。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有定力,能够定得住,坚持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能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
本次大会的精彩环节还包括AI界的“华山论剑”,由DMAI创始人朱松纯教授对话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这场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抉择”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备受参会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及学生们的关注,解答了他们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遇到的困惑,获得现场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出生在湖北鄂州的朱松纯,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科大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深造,师从菲尔兹奖得主、国际数学家协会前主席David Mumford教授,并最终成为了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统计和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专家,如今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也是该校视觉、认识、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2010年以来,他多次负责美国国家级项目,以超强的前瞻性,致力于构架人工智能的统一框架。朱松纯教授的女儿朱易同样十分优秀,2018年1月,她在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新人组比赛中以超出第二名35分的绝对优势夺冠。同年9月,朱易加入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开始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
重量级华人人工智能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兼计算机科学教授,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朱松纯加入创业大潮,成立强认知AI平台公司暗物智能科技(DMAI),前商汤科技执行研发总监及研究院副院长林倞担任大中华区CEO。公司的宗旨是:「Lift Humanity with Cognitive AI Platforms(以强认知AI平台提升人类福祉)」。
据悉,依托于深厚的技术研究积累及工程实践经验,DMAI正在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该平台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垂直行业,包括教育、医疗、游戏、智能驾驶、个人助理、和智能机器人等行业。在逐步构建与完善基于统一人工智能架构的通用技术平台的同时,DMAI将深耕智能化教育行业,依托智适应性陪伴学习理念,通过强认知AI技术,开创智能化教育新篇章。
据官网介绍,DMAI集结了国际顶级的研发团队,成员包含来自于UCLA、CMU、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顶级名校的知名AI科学家以及一批来自Google、微软等世界五百强科技企业的资深工程师。
核心团队成员长期坚持人工智能基础和底层技术研究,迄今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各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原创性学术论文500余篇,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近百项,数十次获得国际国内的学术或科研奖励,包括数次问鼎马尔奖(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颁发)、计算建模奖(国际认知科学学会颁发)、赫尔姆霍茨奖Test-of-Time奖、J.K.Aggarwal奖(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以及若干次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并且具备丰富的技术落地和工程实施经验,曾多次领导和实施大规模高并发的应用项目,成功服务于亿级别终端用户。
未来,DMAI有如下三大展望:
赋能教育与健康
将计算视觉、认知科学、语言对话、机器学习、机器人学、博弈伦理六大领域进行统一和融合,构建人工智能的认知架构和开放平台,并进一步衍生软件、硬件及终端产品,从智能化教育、健康等垂直领域落地,为社会和人类发展谋福祉。
开创AI+教育新时代
深耕智能化教育行业,依托智适应性陪伴学习理念,高效整合教、学、练、测、评,研发出具备解惑、授业、传道三个核心能力的教育类终端产品与软件平台。
引导式陪伴学习解决方案
少儿教育平民化:开发智力、树立自信、传播价值。
解惑:通过结构化细粒度知识表达与认知模型跟踪学生思维过程,以多模态对话的形式升级教学过程。
授业:基于自主研发的领域编程语言DMPL构建体系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传道:通过对价值函数的建模学习,培育优秀的文化价值观。
从DMAI在猎聘网上的介绍可以看到,公司大中华区坐落于广州南沙香江国际金融中心,地铁四号线金洲站附近。目前,DMAI正在全面招聘,涵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算法等诸多方向。
附DMAI公司创始人朱松纯教授简介
朱松纯教授是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系教授兼计算机系教授、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科学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IEEE Fellow。朱松纯教授在计算机视觉、统计建模与推理方面发表论文140余篇,在美国获得多项国家级与世界级奖励,包括三次获得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颁发的Marr prize,获得2008年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颁发的Aggarwal prize。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统计建模与计算、机器学习、认知、自然语言与对话、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机器人。朱松纯教授撰写的科普长文章《浅谈人工智能:现状、任务、构架与统一》等也在科研工作者与大众群体间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根据暗物智DMAI、图灵会议公众号有关内容整理,感谢朱伯纯同志、肖文华先生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