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这些红色革命旧址,你都来过吗?!

随州这些红色革命旧址,你都来过吗?!

发布时间:2019-10-08 11:42:15    来源:随州日报

随州这片土地

曾经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

许多重大的历史节点上

随州都是重要阵地

······

随州一直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在此诞生,江汉军区司令部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卓越功勋。

抗战期间,随州境内先后建立十多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创建了北兆山、四望山、桐柏山三块抗日根据地。

鄂中区党委、随枣地委、信应地委等领导机关曾设在随州,新四军第五师于随南诞生,陶铸、李先念、陈少敏曾在随州发动组织和指挥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每段红色经历的背后都有一个革命遗迹,那些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在代代相传。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随县草店镇

解放河南南阳的战役,由此地发起;新四军第五师豫南游击兵团在此处改编为河南挺进兵团;新四军在此组建鄂豫皖军区……

草店镇镇区西边,有一个不高的山坡,坡顶上矗立着一座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碑正东面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上记录着英雄的故事。

草店镇楼子湾、石家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虽然很多历史遗迹被毁,但这段红色的革命历史永远被人民牢记在心里。

随县小林镇

随县小林镇,地处鄂豫两省交界,是交通、商贸流通的重要关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思想、红色文化、红色政权在随北小林镇兴起、传播、发展,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在这里,诞生了随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在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在这里,英雄儿女保卫新政权,与反动组织殊死搏斗……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踏上小林这片红色土地,历史的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眼前。

1949年2月,河南信阳吴家店的伪乡长吴少华纠集吴家店、游河等地的乱杆子队、黄学会、红学会等近万人,带着枪、鸟铳、鬼头刀等,气势汹汹地疯扑祝林店。 此时,已开赴河南桐柏的88团奉命消灭该反动武装。战斗结束后,牺牲的五名烈士被就地掩埋。1966年5月,原祝林乡政府将五名烈士遗骨迁葬于祝林塔坡寨,并建烈士塔一座。

随县洪山镇

随县洪山镇双河周家湾村三组,有一栋三间的旧房屋,黑瓦、土墙、破旧木门。这是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仅剩的几间房屋。

70多年前,江汉军区司令部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大江汉地区的军事斗争。如今,在西游记公园的江汉军区博物馆内,珍藏的资料集中展示了抗战时期新四军五师在随枣、随南地区及解放战争时期(前)中原军区江汉军区和刘邓大军(后)中原军区江汉军区的战斗历程。

江汉公学旧址位于洪山镇杜家店村。江汉公学从1948年春创立,1949年夏结束,共培养学员4期,培养了来自解放区、蒋管区及少数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进步青年共1500多名。

江汉公学旧址于1999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邓大军所辖十二纵队在赵基梅、张才千等司令员率领下进入平汉铁路以西的汉水流域,重建江汉军区。大洪山老区和新解放区的知识青年纷纷参加革命,蒋管区的知识青年也投奔到解放区来探求真理。江汉公学是在中共江汉区委的领导下应运而生的。

曾都洛阳镇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位于曾都区洛阳镇洛阳店九口堰孙家大湾,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第五师九口堰纪念馆共有房屋56间。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新五师直属兵工厂、被服厂、印刷厂、野战医院、边区建设银行、《挺进报》社和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等遗址。

2005年3月至8月,随州市对纪念馆所有房屋按原貌进行了恢复。2012年,经省新四军研究会批准,我市高标准启动新馆(园)建设,2015年9月新园开园。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真实地再现了1939年12月至1942年6月、1945年4月至9月,李先念率领新五师在此创立、组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

随县尚市镇

中共随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址,位于随州市随县尚市镇社寺村李家湾。

1925年9月中旬,李彩奇、杜品越、何化之、王兆先、周德宣等回随县工作,向随县党小组传达武昌地委关于随县党支部和发动工农革命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随县支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由李彩奇任书记。1926年10月,根据指示,中共随县支部于尚市镇社寺村李家湾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支部改为特别支部。直属中共湖北区委和中共湖北省委。

随县环潭镇

中共随枣地委遗址位于随县环潭镇齐家冲村店子湾。

1940年3月,中共随枣地委由枣阳鹿头迁入环潭齐家冲店子湾齐天与家中。当时,环潭属国统区,湖北省第三督察专员公署、随县县政府及军、政、警、宪、特等70多个机关齐聚于此。为了使地委成员的身份合法化,中共地下党齐天与把族中头面人物请到祠堂,商量用祠堂办一所三民小学取代私塾,培养新型人才,齐天与任校长。

1941年6月,店子湾特委机关暴露,国民党悬赏通缉余益庵、齐天与。三民小学被迫停办,地委机关迁往随南根据地,随枣地委改为鄂北特委。

随县三里岗

全国解放前夕,赵基梅等革命先烈牺牲在大洪山。1968年,三里岗区人民政府将能够找到遗骨的5位革命烈士集中安葬于镇北约6公里处的佛爷岭,修建了伏岭烈士陵园。

为了更好地缅怀先烈,方便后人祭扫,2006年,三里岗镇人民政府将伏岭烈士陵园迁至集镇东头柳树湾,更名为三里岗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东北侧为烈士墓地,安葬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吴江秋、刘天聪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赵基梅、华夫、张指导员共5位革命烈士的遗体。

随县唐县镇

唐县镇革命纪念碑位于随州随县唐县镇群联村。

1948年5月29日上午,国民党851师万余人自洛阳战败后,从枣阳兴隆、随阳店一线撤退至唐县镇。驻守在唐县镇的40名解放军战士,一边掩护群众转移,一边投入战斗,因寡不敌众,区长厥礼义、司务长高楚青及18名战士因弹尽被俘,6月2日被送往随县,全部遇害。

1998年,唐县镇人民政府在烈士作战的地方修建了革命纪念碑。

随县天河口

1945年10月,为巩固桐柏山革命根据地、迎接全国解放,以李先念、陈少敏为首的新四军第五师,以王震为首的三五九旅和豫南抗日游击大队三大主力会师田上山两河口(现在殷店镇天河口水库境内)。

并在殷家湾召开中原局第一次联席会议,成立了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在两河口设兵工厂、被服厂、医院,在西泽店主办军政训练班。

广水吴店镇

吴店镇浆溪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是一个响亮的地名,其位于鄂豫交界桐柏山南麓的广水市吴店镇。从1939年1月到1949年3月,在长达十年的艰苦伟大斗争中,浆溪店见证了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辉煌成就,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下光辉的一页。

而鲜为人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两次桐柏地区的大战役,都是在浆溪店策划、指挥的。

2004年随州市党史研究室把浆溪店尹家湾革命旧址,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2007年被国务院列入了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联合体;2013年广水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把吴店革命旧址定为广水市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基地。

广水余店镇

余家店战斗旧址位于余家店街。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南下,来到鄂北应山。李先念一方面派人与应山党组织取得联系,指导应山的抗日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率部四处活动,主动出击日伪军。

1939年2月,李先念派周志坚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两个中队到应北活动,时值日军一个联队150余人在余店“扫荡”。周志坚率部向日军发起猛攻,毙敌20余人。余家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鄂中后在鄂豫边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作战,并首战告捷。建国后,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余家店街已旧貌变新颜,成为广水西部的重要集镇。

广水市应山

抗日英雄杨常安烈士纪念碑位于兴隆街南。1941年2月27日,日伪约1000余人向兴隆一带“扫荡”,时任信应独立团团长的杨常安,率部与日伪激战,将日伪逼至枣林湾。在侦察敌情时,杨常安不幸中弹牺牲。为纪念杨常安,解放后应山县人民政府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大革命时期中共应山县委旧址位于陈巷黄氏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应山的一部分党员和一部分武装隐蔽下来,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湖北省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派郭述申来到应山,联络应山党员和武装,准备开展武装暴动。

同时,省委还决定将京汉特委机关驻地设在应山,具体指导应山的武装暴动。虽然应山的武装暴动没有组织起来,但京汉特委在应山活动频繁,对应山的党组织和农民武装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应山回乡的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相继建立起来。1927年11月,京汉特委决定,在陈巷黄氏祠召开应山县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中共应山县委,并选举冯树功为县委书记。

一片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

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

一起追寻红色足迹

铭记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编审:许享红

微博:@随州日报

编辑:伍雅兮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余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