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梁时荣、曾雨)3岁半的皓皓(化名)在病床上玩耍,活泼可爱。谁能想到,几天前,皓皓还饱受病痛折磨。因患有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这一世界文献报道仅80余例的罕见病,令他的生命一度进入倒计时。两家国内权威医院诊断,要治疗需肝移植,但又因他重度肺高压做不了肝移植手术,这无异于给皓皓判了“死刑”。就在一家人绝望之时,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的专家们举全院之力,让皓皓活了下来。
十堰太和医院专家团队为患儿实施封堵术(通讯员供图)
太和医院儿科主任李涛查看患儿术后病情(通讯员供图)
3岁半小孩患罕见病,因肺高压无法移植肝脏生命受威胁
皓皓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弟弟,活泼可爱。3年半前,这对双胞胎的到来,给叶女士一家带来无尽欢喜。
然而,不幸却在今年3月降临到皓皓身上,他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小儿身上,异常罕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献报道仅80余例,国内更是极少有报道。若得不到有效治疗,皓皓便会死亡。
“当时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我将他送到当地医院打针,起初效果很好,可到了第三天,孩子浑身无力,嘴唇发紫。”皓皓的叶女士回忆,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将孩子从竹溪水坪镇送往太和医院治疗。
在确诊为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后,叶女士将皓皓带到武汉一家权威医院,准备做肝移植手术。“要治疗需肝移植,但皓皓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无法进行肝移植手术。”叶女士说,医生的诊断结果,无异于断了皓皓最后的生路。
皓皓在武汉住院40多天,每天靠吃药降低肺部压力。“起初有作用,但时间越往后越凶险。”叶女士说,连医生也说这不是长久之计。
救子心切,叶女士得知北京一家医院是业内权威,带着皓皓前往求医,但得到的结果别无二致--建议肝移植,但药物也无法改善肺高压,因患儿无法做肝移植,最后必然导致死亡。
孩子就像被判“死刑”,叶女士一家几近绝望。
让孩子活下去,医院专家挑战手术难度
“我刚学习归来,了解到皓皓的病情,认为可以研究一下,挽救皓皓的生命……”就在叶女士准备前往上海求医时,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席世兵博士的电话,让她重拾希望。
席世兵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肝脏代谢,但皓皓肝脏门静脉缺失,使得营养物质通过先天性异常血管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身体其它脏器。这样肝脏不仅没有发挥功能,时间一长,还将导致其它脏器衰竭,直至死亡。
“孩子这么小,我们真的不忍心一个生命就这样离开世界。”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说,他们抱着“让孩子活下去”的信念,开始了病例讨论。
李涛告诉记者,经查阅大量文献后,他们大胆分析,皓皓肝脏内可能有残存的门静脉,只不过,在常规CTA检查下,由于异常分流存在,门静脉无法显影。如果存在残存的门静脉,便可以试着封堵先天异常血管,门静脉压若无明显增高,就可通过封堵异常血管进行治疗。
“通过手术介入,采用球囊封堵异常血管分流,造影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其肝内血管形态,判断是否有残存的门静脉。”李涛说,但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世界罕见,没有任何治疗指南,且伴随血管畸形,病情复杂多变,介入手术风险极高,他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无异于向业内权威发起挑战。
尽管手术有风险,但得知有一线希望救治皓皓,叶女士一家人毫不犹豫。
多科室专家群策群力,为孩子建立生命通道
据介绍,皓皓的病例上报太和医院医务处后,医院相关领导极为重视。医务处先后两次组织影像科、小儿外科、麻醉科、感染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血液科、儿童医疗中心所有科室专家,进行全院会诊和术前讨论。
“一些没有受邀的专家医生闻讯后,也自发加入到讨论中,从个人擅长的专业角度,积极出谋献策。”席世兵说,当时,可容纳50人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他们共同对疾病风险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做了充分讨论和详尽的处置、应急预案。
9月4日上午,手术紧张进行,最后为患儿施行全麻下门静脉造影、异常分流球囊封堵试验、右心导管等介入手术。
“由于患儿年龄小,血管病变复杂,手术难度非常大,有的通路转角幅度过大,根本无法通过。”席世兵介绍,在手术过程中,小儿外科、血管外科、儿科等相关科室群策群力,根据术中造影结果不断调整方案,建立新的介入通路。
球囊封堵异常分流后,再次造影。造影剂散开的一刹那,手术室内外一片欢呼:孩子存在残存门静脉!
手术医师全身汗湿,将孩子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这也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分析与猜想。”李涛激动地说,球囊封堵异常分流血管后,他们还担心残存门静脉是否有足够的替代能力。“如果压力过大,就不能封堵,但在观察了40多分钟后,发现状况良好,门静脉系统压力从39mmHg下降到了19mmHg。”
当日,经过与家长反复沟通后,李涛下达了最终的“封堵”指示。准确选择封堵器械,手术医师熟练地将封堵器送至异常分流血管,术后再次造影和超声检查均提示封堵良好。
未知的病情、复杂的血管、细若游丝的导丝导管,屏声静气中,却是惊心动魄。当日,从早上8时30分到中午1时30分,这场手术持续了5个小时。术后所有参与手术的医师全身被汗湿透,但大家无暇顾及,只是彼此会心一笑:“我们把孩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李涛说,手术后,营养物质不再通过先天性异常血管绕过肝脏进入其它脏器,而是通过残存的3.8毫米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
手术开展一周后,皓皓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恢复正常。“虽然病情有待进一步观察,但通过我们的努力,给了孩子一次生的机会。”李涛说,就目前观察情况看,后期孩子不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李涛团队在临床中创造了无数个“不可能”的奇迹,这种态度和精神在太和医院儿科传承和发扬,感染着每一个医务人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