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杨洪霞、朱昌娥、徐军、贾庚春)8月15日,由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研究会主办,郧西县委宣传部、文旅局、商务局、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中心、融媒体中心、上津镇、关防乡、涧池乡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七夕印象郧西(2020)田园生活节,在郧西县上津镇正式开幕。
七夕印象郧西(2020)田园生活节开幕。通讯员供图
当日上午,笔者在上津镇金钱河畔新建的上津道看到,现场聚集了众多前来观看开幕式的游客。现场除了可以观看精彩的音乐表演,在农特产展销区,还有新鲜的时令果蔬,纯手工制作的辣椒酱、豆干、凉皮以及天然蜂蜜、葛根粉、土酒等上百种农特产品供采购。
农特产展销。通讯员供图
农特产展销。通讯员供图
“不到两个小时就卖了200多斤,收入2000余元,估计今天能卖3000多斤。举办这种田园式的活动,让我们都参与进来,让老百姓方便增收。”在音乐表演现场,上津镇的果蔬种植大户操世权点着钞票乐呵呵地说。
上津镇古城墙上的一段介绍称,此城墙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墙之一。上津古城被这1500余米长的古城墙围绕,唐朝中期,上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有“控秦楚水上交通,扼鄂陕陆路咽喉”之说。
时过境迁,今天的古城墙下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城墙两边的古民居是明清时期古建筑。这条街在当地叫肆街,街道长200多米。近几年,镇里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其进行修复,同时引进商家入驻。”上津镇党委书记汪建成介绍。
上津镇津城村村民张楚香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四街修复完成后,她租下一间店铺经营纯手工刺绣工艺品。“卖小花肚兜、刺绣枕头、绣花布鞋等,游客很喜欢。今天来购买的游客格外多,一上午就卖了3000多元。下午上津还有古城帐篷音乐节,估计晚上生意会更好。”张楚香说。
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游客络绎不绝。
上津镇津城村。通讯员供图
为了加强“郧西七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郧西县委、县政府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持续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郧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全域景区、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为方向,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旅游布局,加快重点景区深度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全民参与助推全域旅游产业复苏提速。
郧西还把“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作为汉江、天河、金钱河的治理目标,用“第一景区”理念打造县城美景,用“农家百坊”理念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用“景观长廊”理念打造景区主干道沿线景观,打造“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文旅品牌,积极构建以“一江两河”(汉江、天河、金钱河)三大全域旅游片区,加快重点景区深度开发,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面提档加速,以“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思路打造鄂西北康养休闲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知名七夕文化传承地。
生态郧西。通讯员供图
生态郧西。通讯员供图
同时,郧西全面落实河长制,出台实施方案,制定27条硬措施、5项工作督查制度,实施全域生态修复,恢复两岸植被,清淤疏浚河道。如今行走在上津镇金钱河两岸,只见荒山变成了风景林,清澈的河水里小鱼成群,麻鸭戏水,一群群白鹭或翱翔天空,或卧波嬉戏。
目前,郧西已创建A级景区8家,其中4A级4家、3A级3家、2A级1家。自2010年以来,郧西5次荣获“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次荣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
据介绍,上津古城帐篷音乐节只是今年郧西田园生活节七大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即日起至8月25日,当地还将举办田园沙沟水乡音乐节、淘宝小镇荷塘音乐节、天河水乡自行车骑行大赛、中国天河爱情马拉松(2020)、郧西旅游推介、经贸洽谈会、七夕民俗传承等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