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 随州资讯

广水乡村合作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0日15:1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彭晓华、程淇)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创办乡村合作公司,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促进集体增收、农民增富、乡村增色,这是广水市正在书写的答卷。

当前,广水市乡村人民公司蓬勃发展,形成了多村联合、跨镇联建、市镇村三级联合等公司合作模式,涌现出一批乡村合作公司,解决了土地撂荒、“三资”闲置、农民就近就业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

多村联合,乡亲们组团闯市场

6月14日,广水市长岭镇土滩埔村特色农业示范片区,刚收完土豆的田中插满秧苗,整齐划一的嫩苗倒映在水中。

“今年土豆收成不错,去除劳力、种子、化肥等成本,公司纯收益4万多元。”土滩埔村鑫滩旺埔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永清喜上眉梢,公司预计再扩张300亩土地发展土豆种植。

土滩埔村“六分土,四分沙”,适宜土豆、水稻、萝卜轮作,有着20多年蔬菜种植历史,周边上万名村民参与蔬菜种植。

“过去村民各自为战,销售渠道窄,收入不稳定。”长岭镇党委副书记、特色农业示范片区联合党委书记曹国金介绍,为拓宽销路,联合发展,长岭镇以土滩埔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建设村、红寨村、菜畈村成立联合党委,指导府畔田农产品有限公司运营。

土豆丰收期,联合党委引进拼多多,对农户土豆进行兜底收购,积极拓宽网上销售渠道。

“强村带弱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长岭镇党委书记陈家春介绍,长岭镇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和自治主体情况下,将镇内2大特色产业片区联村组建2个联合党委,分别指导府畔田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泉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联合党委书记由长岭镇党委任命,实行阵地联用、办公联署、要事联商、实事联办,资源共享联用,全面发展区域内特色产业。

跨镇联建,荒地里刨出“金疙瘩”

6月11日,广水街道铁板桥社区,插秧机一路轰鸣旋转,成排的秧苗瞬间被植入水田。

提供农机服务的,是驼子村鑫农共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今年3月,驼子村鑫农共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广水街道嘉实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育秧工厂,大规模培育秧苗。

鑫农共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艳峰介绍,公司先后与武胜关镇姚庙村、杨寨镇猫山村、十里街道双塘村和双合社区等地合作,仅提供插秧服务一项,公司年收入16万余元。

“秧苗不挣钱。”黄艳峰坦言,秧苗市场价12至15元一盘,公司只卖8元,铁板桥社区近百亩地需要1600盘秧苗。

“降低成本售卖,希望能长期合作。”黄艳峰看得长远,“公司提供翻耕、育秧、插秧一条龙服务,能省去别人不少麻烦。”

除提供农机服务,鑫农共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还流转荒地300亩,发展种养殖业,将“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黄艳峰介绍,目前公司已形成蔬菜、香稻、莲藕、王鸽、农机租赁、劳务输出等六大产业,惠及全村100多位村民。

跨镇联建,整合资源。蔡河镇观音堂村瓜蒌种植远近闻名,产品远销安徽,近售本地轻工超市、良品铺子,供不应求。

太平镇檀树村有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先后2次前来学习考察,观音堂村民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昭“倾囊相授”,带领参观人员走田间、下地头,教授瓜蒌种植技术,讲解种植成本,介绍产品销售情况。

今年4月,两家公司签订合同,民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每斤25元保底价收购对方瓜蒌籽。

三级联合,市镇村合力促振兴

浆砌护坡、修游步道、建人工湿地……6月13日,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李店河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今年1月,李店镇新越惠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新峰惠群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广水市绿色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合作,注册成立了联峰聚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李店河,打造李店“一河两岸”,发展乡村旅游。

“承接项目工程,我们有经验。”新越惠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平说,公司下设劳务输出部、电子商务部、旅游开发部等部门,承接过不少项目建设。

村民自己施工,工程质量有保证?“自己的村自己建,我们舍不得马虎。”李亚平说,“何况公司还有董事会、监事会‘盯’着。”

李亚平介绍,水寨湾鱼塘为飞跃村3个村民小组所有。以前鱼塘孤立,村集体每年给村民小组1000元流转费。如今修整打通后,公司将流转费提高到4500元。

“公司向湖中放养了8000尾鲢鱼、草鱼,去年年货节打捞售卖,公司盈利11余万元。”李亚平说。

紧盯特色,发挥优势。广水市绿色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被武胜关镇杨林沟村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吸引。今年1月,公司与杨林沟村隆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茶产业园,共同进行茶叶生产开发。

【纠错】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