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铮 通讯员 宋秀丽 张玲玉)9月23日,记者从咸宁市卫健委获悉,该市正在开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医院有15家,其中3家试点医院病理科建设实现全新升级。
截至目前,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赤壁市人民医院、通山县人民医院累计扫描病理切片分别为7064例、7103例、6799例,共开展远程会诊142例。
病理诊断更权威
61岁患者王女士出现便血等身体不适症状,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咸安区横沟桥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经初步诊断为肛门肿块,性质待查。
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后,将病理标本进行规范化前处理,通过网络同步上传病人基本信息。同时,负责病理标本转运的工作人员将病理标本送往咸安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切片制成后,咸安区病理诊断中心第一时间把病理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进行审阅,明确诊断为外痔伴血栓形成,并将诊断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给横沟中心卫生院。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邓启发介绍,病理切片数智化相当于把专家“请到了”现场,让远程会诊常态化,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今年3月份以来,该市提出构建具有咸宁特色的“1+6+N”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即“1”指将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建设成为市域病理诊断中心;“6”指六县(市、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建设成为县域病理诊断中心,成为市域病理诊断中心的分中心;“N”指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病理科完成标准化建设及数智化接入。
截至目前,咸宁市3家试点医院按照B级标准建设,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相关软件安装全部完成,主要服务项目及技术全部开展,病理诊断中心基本建成,全部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报告获取更快捷
在赤壁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从检测到病理报告生成,再通过网络传送到医生处,最快仅需18分钟。
“以前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最快速度30分钟,现在只需18分钟即可完成,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为患者治疗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赤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司成说。
赤壁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整合了赤壁市中医医院、赤壁妇幼保健院、赤壁市蒲纺医院及11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理医疗资源,建成市域“1+3+N”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的建成,切实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更实惠、更高质量的病理诊断服务。”赤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司成说。
今年以来,咸宁市积极推进病理诊断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病理AI辅助诊断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
“目前,病理信息录入由原来的5-10分钟变为扫码即可完成,病理医生平均阅片诊断时间大大缩短,3家试点医院试运行以来,诊断报告出具时间均控制在48小时之内。”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建成后,每年节约患者就医费用约445.7万元。
医疗服务更全面
9月3月10点11分,通山县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一例罕见慢性非肿瘤性病变病例正在进行远程会诊。
得益于先进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亚专科曾智教授第一时间获取到患者的病理资料。21分钟后,得出诊断结果为直肠黏膜脱垂所致的病变。这个会诊结果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
通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阚艳芳表示,以往,像这样的病理会诊需要患者家属带上病理切片自行赴省级医院做病理会诊。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三天时间,但如今,通过数智化平台,短短21分钟,患者的病理切片就成功上传湖北省数智化病理平台并诊断出结果。
作为湖北省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扩面试点单位之一,通山县病理诊断中心建成后,不仅将县内的病理学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还与全省40家医院共享数智化病理服务,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全覆盖,病理医务人员多点执业,病理检查一键申请、诊断网上查询、样本全流程跟踪,各环节可追溯可管控。
咸宁市通过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不仅为病理诊断带来了变革,也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医疗行业的变革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该市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更实惠、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