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余茹)12月27日,咸宁市召开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全市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之道。
会上,咸宁市各中职学校分别围绕学校特色亮点工作交流发言,各县(市)教育局就县级教育部门支持属地中职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健康职业学院就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情况进行交流,市教育局职成教科负责人总结2024年全市中职教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并明确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咸宁中职教育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通过实施“一主六轴一高地”产教融合园区建设计划、产教融合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数字赋能智慧治理计划等10个计划,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形成市县园区整体联动、政校行企多元协同、产学研用有机衔接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
二是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取得新进展。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为抓手,遴选通山职教中心等4所学校为首批智能研修平台试点校,建设校内课程录播教室,开展“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研修实践,探索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体系,18个职业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个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专项课题通过评审予以结题;咸宁湖北双创教育与产教融合研究院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
三是夯实师资队伍建设进入新阶段。出台《咸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启动基于国家标准的地方“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累计认定“双师型”教师738人;引进一批以“大国工匠”范晓霞为代表的企业工程师,建设一批省、市级“大师工作室”“技能名师”,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实施“院士专家行”“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项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精准选派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为本土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2025年,该市还将加强机制创新、制度保障、项目支撑,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提质培优,围绕六大目标,在咸宁服务全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贡献职教力量。
咸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祖健强调,2025年,各中职学校要全面开展中职学生生存、生活、生命“三生”教育,确保学生至少掌握1门生存技能、培养1项兴趣爱好、明晰1个人生目标,学会生存、享受生活、热爱生命。“三生”教育将作为咸宁中职育人品牌,着力推进。希望各中职学校切实聚焦“三全”育人,夯实五育并举,落实矩阵宣传,以职业教育活动月、各类赛事活动为抓手,引导师生广泛参与活动,尽情享受过程,丰富育人实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