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赤壁市在推进三国赤壁古战场提档升级过程中,针对景区缺乏大型演艺活动现状,引进文旅部对外文化交流专家、杭州亚运会导演罗可歌团队策划设计,在东风广场打造大型实景演艺《2025赤壁借东风》。演艺有哪些亮点,进度如何?4月15日,记者专访罗可歌,为大家解锁演绎密码。
《2025赤壁借东风》以“说书人”为叙事核心,用新鲜的观察视角、幽默的现代语言讲解“空城计”、“苦肉计”及“草船借箭”等历史典故,串联起整条观演动线,通过细腻刻画市井烟火、恢宏展现战场烽火、深刻描摹英雄豪情,让历史风云与时代精神产生共鸣,推动赤壁文化基因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5赤壁借东风》实景演艺导演罗可歌:演出始终贯穿的形式是一个说书人,用当代的说书人来说他对赤壁之战的理解,在演出当中运用了很多现代的玩法,包括手机的弹幕,如果当年东风没来,故事会怎么样等等,做以往没做过的一种表达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我们当代人怎么玩景区,怎么看剧,是有一个逻辑性的,说书人的串联,包括里面的历史人物,曹操也好,刘备也好,他们在这台戏当中,不仅仅演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也是穿越千年。
演出以“赤壁借东风 你我皆英雄”为主题,依托三国赤壁古战场东风街区与东风广场,采用“散点表演+主剧演出”的多维叙事模式与“行进式+坐定式”的复合观演形态,将街区表演分为“入城篇·大江东去”、“市井篇·江山如画”、“军营篇·风流人物”,主剧表演设为“战争篇·人生如梦”,通过45分钟的演出,呈献一场原汁原味的三国文化盛宴。
《2025赤壁借东风》实景演艺导演罗可歌:我想用当代人的一种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来诠释,来表达当代人对赤壁之战的一份理解。当年的战火纷飞、当年的群雄逐鹿已经湮没在的历史浩瀚里面了。所以说我觉得像总书记讲的,要把古籍里面的诗词、故事、文物活化,那就需要用艺术的手法,文化的表达去进行一个完美精准的诠释,恰恰这台剧就是具备了这个条件来进行表达。
为了让观众亲身参与“赤壁之战”中,剧中围绕全民皆兵理念,设置了阵营机制、互动环节、换装服务,并将赤壁非遗文化——脚盆鼓融入看台,游客可随剧情节奏击鼓共鸣,化身赤壁将士,以铿锵鼓点奏响历史凯歌,共同演绎英雄故事,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2025赤壁借东风》实景演艺导演罗可歌:在这台剧中,大概只有六七十号演员。但是我演出中有近3000个演员,哪里来,2000个观众都是我的演员。每个观众都有个盆鼓,在演出中间的某一个段落,会邀请我们所有的观众,此时此刻要打仗了,盆鼓一起敲起来,就是全民皆兵了,这种氛围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浸式。
2000多年前,诸葛亮借的东风,是摧枯拉朽、克敌制胜的战火雄风;2000多年后,三国赤壁古战场借的东风,则是凝心聚气、砥砺奋进的时代之风。演出将赤壁之战这盘历史大棋置于天地之间,以三国群雄为弈者,以演员和观众为棋子,利用光影特效与舞美装置的变换,将战役的多个关键情节进行艺术化提炼与重构,运用声、光、电等现代舞美技术,将历史与现实、虚拟与真实融为一体,构建起一个战火纷飞、羽箭穿空的三国世界,让赤壁之战从史书中的符号跃升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精神场域。
《2025赤壁借东风》实景演艺导演罗可歌:整个演出排练已经结束了,我们就等着进现场。从排练厅看的一个效果,我们是满满的期待。希望通过这个剧,包括整个景区的提档升级,把英雄的概念融入所有的游客中,在寓教于乐中把英雄的精气神铸在我们的心中,特别在年轻一代当中播下一颗英雄的种子,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文化之路,对旅游的赋能是无可限量的。(赤壁融媒体记者 张美玲 王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