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咸安区新农人吴浩林:用新兴技术书写别样青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12:54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周铎)7月8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一个名叫吴浩林的年轻人,正在田间地头检查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图片7.jpg

年仅24岁的吴浩林已经创业多年,如今是咸宁市欣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用一滴滴汗水与智慧,在平凡的土地上书写着不一样的青春篇章。

高中毕业后的吴浩林,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当时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就想着早点在社会上谋一个出路。”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但不代表自己平常做事就不认真。不论做什么事情,他始终抱着爱钻研、肯吃苦的态度。

当时十多岁的他,在一家电商公司开始从事直播带货工作。“刚开始我确实很多东西都不会,但我们网商协会的一些成员单位很慷慨,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回想起自己在外打拼时的经历,吴浩林心里满是感激。

为了学习怎么做好直播,吴浩林在协会中的兄弟单位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账号申请创建、垂类选择、日常运营、矩阵搭建,他每次一学就是一整天。就这样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掌握,他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进行直播带货。

然而,两年后,老家的一个消息,突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家中独居的爷爷不幸罹患癌症,并且接受了手术治疗。

“为了方便照顾爷爷,我和父亲就一起回家承包了一些土地。就这样,我和传统农业结缘了。”爱钻研的吴浩林很快就熟悉了传统的种植模式的,但同时他也发现,“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成本收益率低,辛苦劳作一年,往往只见投入,难见产出。

在陪伴爷爷康复的日子里,吴浩林发现,爷爷在长期食用一些富硒农产品后,术后的恢复状况很好。于是,他突然想到可以尝试种植富硒农产品。这不仅对消费者而言更健康,而且能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双溪桥镇的土地缺硒,如何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富硒产品?面对来自自己父亲的质疑,吴浩林没有轻易放弃,再次花起功夫钻研起来。从产业发展的政策,到可能的技术路径,以及现存的专家团队,吴浩林做了充分的功课。

“我了解到武汉轻工大学有一个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而且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跟大学的专家取得了联系之后,他们也都非常支持,我们就开始尝试着去做了这个事情。”吴浩林表示,自己公司现在的成果,与专家们的技术支持密不可分。

“最开始我还是从传统农业的技术路径出发思考,以为是要想办法在肥料上做文章,跟专家沟通学习了之后,发现其实是不可以用的。如何培育富硒种苗,我们几位专家给了非常多的建议。”

吴浩林介绍,2022年3月前后,专家们直接带来了几种可直接应用的新技术,一个是生物态种苗硒化的高效培育技术,另一个是精准富硒安全标准化种植。

相关合作正式开始后,在各位专家的帮助下,吴浩林的公司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技术农业的转变,种出的富硒水稻、生姜等农产品,品质逐步稳定了下来。

图片8.jpg

当这些农产品上市时,凭借其独特的健康价值和优良品质,迅速赢得了市场青睐,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吴浩林家的承包地,终于从“赔钱货”变成了“聚宝盆”,多年的辛勤耕耘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自家腰包鼓起来了,吴浩林却从未忘记自己返乡的初心。看着周边依然沉寂的土地和留守的老人孩子,他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他开始带着成功的样品和详实的数据,走村串户,热情地向乡亲们宣传富硒种植的技术和前景。

于是,吴浩林成立合作社,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提供种苗,统一指导,保底回收。

而努力的吴浩林没有停下钻研的脚步,他在2022年9月重新回到学校,就读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系,并且成为了学校“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当中的一员,继续依托校内外的专家资源,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撑。

“我前段时间还成立了直播公司,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未来也会开始带货。”谈起未来的发展规划,吴浩林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