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通城女子33载守护瘫痪丈夫,用爱托起生命的脊梁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18:52 来源: 荆楚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刘建平 胡仪

8月4日,在湖北省通城县石南镇石马村四组的一处普通农舍里,妻子余飞桃像往常一样帮助瘫痪在床的丈夫翻身、擦拭身体。

DSC_9283.jpg.jpg

丈夫胡小平,一位建筑工人,因一场意外高位截瘫,生活瞬间跌入深渊;妻子余飞桃,一个原本在外务工的裁缝,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外面的世界,回到家中,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33年来,他们相互扶持共战病魔,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妻子余飞桃用爱托起丈夫生命的脊梁。这对夫妻的故事温暖而坚韧,照亮了彼此的世界,也触动了周围每一个人的心弦。

柔肩撑起坍塌的天

1992年农历正月廿一日,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撕裂了余飞桃在外的裁缝生活——丈夫胡小平在咸宁维修老建筑时从高处坠落,高位截瘫。

那年胡小平正当盛年,是充满希望的建筑学徒;余飞桃27岁,家中大女儿仅2岁,小儿子尚在蹒跚学步。余飞桃擦干眼泪,毅然辞工返家。

面对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丈夫和两个懵懂幼子,她纤瘦的肩膀撑住了整个家庭坍塌的天空。

厄运卷走了顶梁柱,也几乎断绝了经济来源。邻居们送来的鸡蛋,余飞桃舍不得给孩子吃,更舍不得自己吃。她悄悄积攒下来,只为换成卫生纸,维持丈夫病榻上最后的体面尊严。

DSC_9242.jpg.jpg

仅靠两百元苦苦支撑四个月后,残酷的现实迫使她做出艰难抉择:将大女儿托付给姨妈,小儿子交由姑姑照料。当看到丈夫因双手骨折变形而无力、因大小便失禁而痛苦不堪时,余飞桃心如刀绞,却从未萌生逃离的念头。

自此,为丈夫换药、擦洗、翻身、喂饭,成了她日复一日的必修课,这一坚持,便是33个春秋。

爱的坚守:长夜孤灯里的无声誓言

余飞桃的每一天都在与时间奔跑。天未破晓,她便背着竹筐踏入崎岖山路割猪草、寻草药,用汗水换取微薄生计。归来后,灶台的烟火、猪食的烹煮、家人的饮食起居填满了她的白天。当夜晚孩子们沉入梦乡,她守护丈夫的战斗才真正开始:为他泡制中药。

“老中医说,草药嚼碎了敷效果更好。”余飞桃蹲在灶台边,抓起一把草药塞进口中用力咀嚼。然后仔细换药,轻柔擦洗,小心伺候,直至深夜。丈夫身体的剧痛与内心的绝望,她都默默承受,用温暖的话语和细致的照料,成为他最坚实的依靠。

困顿中,姨夫吴石平的援手带来了转机,为他们租房,并在1997年安排余飞桃到福人药业上班。这份工作,对余飞桃而言是经济上的雪中送炭,更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她如陀螺般旋转:清晨备好餐食,白天辛勤劳作,下班后马不停蹄赶回家,继续投入到照护丈夫和家庭的繁重劳作中。她的坚韧与付出,无声地滋养着这个濒临绝境的家。

风雨同舟:脊梁之下重燃的生命星火

在余飞桃无微不至的照料和不屈精神的感召下,丈夫胡小平深受触动。他克服双手伤残的困难,借助女儿的字根表,从零开始自学打字和工程预算。余飞桃不仅是他生活的依靠,更是精神灯塔。

DSC_9259.jpg

她默默支持丈夫的点滴进步,用行动传递信念:只要不放弃,家就有希望。

2020年4月,胡小平突发肾结石住进ICU。余飞桃寸步不离,不顾自身腰伤的剧痛,坚持为丈夫擦洗、换尿袋、喂饭。丈夫腿上触目惊心、骨头外露的伤口,每一次换药都让余飞桃心如刀割。

她强忍悲痛,动作愈发轻柔,言语充满鼓励。最终,在姐姐资助的名贵膏药帮助下,伤口在2023年奇迹般好转。

在胡小平的床头,有一副“福”字,那是女儿亲手绘制,送给父亲六十岁的生日礼物。每当看到这副“福”字,胡小平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他知道,这份幸福来之不易,是妻子和孩子们用爱和坚持换来的,女儿亲手绘制的“福”字,也映照着夫妻俩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

自强之花:在尘埃中绽放的生命尊严

2015年,夫妻俩开了一家小店铺,余飞桃的生活节奏更加紧迫。胡小平无法自主排便,余飞桃便把他背在背上,一蹲就是半小时。生活的重担几乎榨干了她每一分钟,但她脸上从未有过怨怼,只有深沉的爱与责任。

余飞桃的故事已成为当地口耳相传的传奇。她的坚韧、无私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深深触动着每一个听闻者的心灵。

她的名字已成为“爱与责任”的代名词,激励着无数人直面生活的挑战,也吸引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地政府与企业家多次登门看望,送上慰问品,鼓励他们战胜病魔。

通城卓雅医院和康养中心,派出医生上门按摩,中西医结合帮助治疗,针对余飞桃长年累月积下的腰椎病,医院专门选定一名医生每周上门2次敷贴与针灸。

爱的传承:烛火不息,照亮来路

子女的感恩,是对余飞桃半生辛劳最温暖的慰藉。大女儿动情地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恩。她是个极其善良的人,这份善良让她奉献了一生。尤其当我成为母亲后,才真正体会她当年的艰难:照顾瘫痪的爸爸,拉扯两个孩子,还要养家糊口……‘伟大’二字形容我妈妈,当之无愧。”

DSC_9182.jpg.jpg

女儿深情回忆母亲忙碌的背影:天未亮的厨房、病榻前的细心、工作与家庭间的奔波。“没有妈妈一次次咬牙坚持,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今天。”

如今,子女们已自立门户,她们常常带着孩子回家,像母亲当年照顾父亲一样,细心照顾父母。余飞桃的无私大爱,正通过血脉与行动悄然延续。

33年光阴流转,余飞桃从青丝到白发,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谱写了一曲撼动人心的生命赞歌。命运之手折断了丈夫的脊梁,却压不垮余飞桃以爱与责任铸就的灵魂丰碑。

在石马村这方朴素的屋檐下,她以血肉之躯托举起整个家庭的重量,用33年无怨无悔的相守,为“活着”二字赋予了最庄严的肃穆。

长夜漫漫中,余飞桃如那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她驱散了绝望的寒霜,照亮了自强的前路,以纤弱之躯奏响了一曲超越苦难的生命最强音。这束光,不仅属于石马村的山坳,更属于所有在命运风暴中挺立的人。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