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咸安5名红十字志愿者集中获见义勇为表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23:00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正杰 杨昕雨)8月6日,咸安区委政法委与咸安区红十字会授予曾翱等3人 “咸安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授予吴建国、丹建红 “咸安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 荣誉称号。

咸安见义勇为.jpg

曾翱、关业勤、黄刚强三位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曾翱是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的大四学生,2022年5月,当他在校园里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点时,便毫不犹豫地进行了采样。

2023年,当得知自己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曾翱凭借所学医学知识和查阅的大量权威资料,耐心向家人解释捐献原理、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最终获得家人理解和支持。于2024年12月27日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同为该校临床医学院大四学生的关业勤,同样用造血干细胞传递了生命希望。入学以来,他连续三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量达1500ml。2022年5月,在校内的献血车内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关业勤主动登记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进行了采样。

2024年11月,当接到咸安区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关业勤当即决定进行后续流程。父母特意关店7天全程陪伴,咸安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全程提供协调与照料,今年2月17日,关业勤成功完成 266 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

黄刚强是一名退役军人。2024年5月,咸安区红十字会与其电话联系,告知其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黄刚强没有丝毫犹豫,并为此做了长达 5 个月的准备,每天坚持晨跑、戒掉烟酒、调整饮食、改善作息,只为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

2025年1月9日,经过长达 4 个多小时的采集分离,黄刚强终于成功完成了捐献。他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有一条生命等着我去挽救,不管是哪个身份,我必须要完成捐献。”

吴建国和丹建红则在危急时刻,用果敢的行动挽救了一条生命。

2025年4月25日下午16时30分许,永安街道环城社区聘请吴建国、丹建红两人进行预埋管道维护泵站工作。在西河桥附近施工间隙休息时,丹建红无意间发现河面中心一个模糊的人影面部朝下地漂浮着,他立即惊呼 “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闻声赶来的社区网格员迅速拨打119和120求助。吴建国虽不识水性,却在救人心切的本能驱使下,看到挂在河岸护栏上的救生圈后,抓起救生圈便冲下陡峭的河岸,踏入冰冷且较深的河水中。

在丹建红的指引下,吴建国在水中艰难前进,终于来到溺水者身边,发现其已经昏迷,便拼尽全力用救生圈套住对方沉重的身体。此时丹建红从岸上抛出绳索让吴建国绑在救生圈上,两人合力一点一点,终于将溺水者救至岸边。

曾翱、关业勤、黄刚强、吴建国、丹建红,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都选择了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红十字精神的真谛。

“这5位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咸安区红十字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红十字精神,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希望通过对他们的表彰,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咸安区红十字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咸安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咸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表彰不仅是对5位志愿者个人的肯定,更是对 “见义勇为”精神的倡导。当越来越多像他们这样的红十字志愿者用行动践行担当,社会便能汇聚起更多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王焱尧】